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草原春秋】瓜窝棚
内蒙古新闻网  16-05-19 11:1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瓜窝棚在乡间老家红旗社名叫偏脸子的坡地上,是老瓜头的住处。人字形的马架子两侧用草苫盖,后头留个通风的窗口,前面是柳条编织的门。瓜窝棚里上窄下宽,一铺小炕、一个锅灶、一盏马灯。瓜窝棚背靠一片杨树林,前面是瓜田,瓜田旁山花争艳,野草喷香。

  老瓜头名叫杨贵昌,还不到50岁。但他年年种瓜卖瓜,村子里的大人小孩便称他老瓜头。老瓜头是种瓜的好把式,从播种、间苗到压蔓、掐尖、打谎花全由他一人操作,尽管很累也不让别人插手。还没立秋,香瓜就陆陆续续地熟了,地里爬满了长长圆圆或短短胖胖的瓜蛋子,喷吐着浓浓的甜香。老瓜头在瓜窝棚前支起遮阳凉篷,摆上几个小板凳,这是为吃瓜、买瓜人准备的。全村200多户人家只有这一个瓜园一个老瓜头,所以人来人往,偏脸子便成为这个时节最热闹的地方。

  老瓜头身穿对襟马褂,头戴草帽,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默默地等待来人。不管谁来,他都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会笑,纯朴得像他的那些无语的瓜。凉篷下摆着好几堆瓜,任你自己挑拣,随意吃。老瓜头从不夸自己的瓜,人们挨样一尝,都是甜甜香香,禁不住叫几声好。在瓜窝棚吃瓜不用花钱,临走总要挑一些带回家去,老瓜头就挎起筐到田中摘些新鲜的瓜。他的瓜一律赊账,但要按斤记下来。老瓜头拿出来秤和拴着铅笔的厚本子,先是一秤一秤地称,然后拿铅笔蘸蘸嘴里的唾沫写下名字和数量。送走一拨又来一拨,这段时间是老瓜头最忙活最高兴的日子。

  大热的天,我们这些小孩子常常晌午下河洗澡,从水里拱出来就凑到一块偷偷地去窝瓜棚,因为大人总是呵斥不让去。老瓜头一见我们就咪咪微笑,指着地上的瓜堆让我们擦干净了可劲吃,没多一会儿我们的肚子就鼓了。老瓜头说,瓜园的瓜不怕吃,就怕踩乱了瓜秧子碰掉了刚作纽的瓜,你们帮我看着点。其实他是怕我们偷瓜祸害了瓜园。

  秋后,粮食卖了,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老瓜头的家结账送钱,像村里开会人员那样齐。老瓜头用舌头舔舔手指头哗哗啦啦翻着账本子,他说多少就是多少,没有一个赖账的或者耍滑少给钱的。结账完毕,老瓜头总要把来人一一送出大门外,指着偏脸子的瓜窝棚说:“明年按期开园,有钱没钱都去吃瓜,捧个场。”

  现在提起瓜窝棚,就让人想起那时候乡下人的厚道热情,怀念那诚信互助的乡俗民风。(王忠范)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19日15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也当一回消防战士
科技列车驶进内蒙古
学习礼仪 了解历史
除沙保畅通
爱心助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上的“雄鹰”
传承班里培养 “守艺人”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