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别让网络留言板成为“撂荒地”
内蒙古新闻网  16-05-20 09:2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如今,很多地方政府机关网站都设置了领导信箱、公众留言板等栏目,畅通民意渠道的同时,又能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网络留言板为政府与群众之间搭建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交流平台,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的政府留言板形同虚设——有的无法登录、不能发帖,有的甚至没有一条留言,留言板长期保持“休眠”模式。还有一些“僵尸”留言板,群众的诉求、咨询问题的留言很久得不到回复、甚至根本不回复;有些勉强回复了,敷衍味道十足、官腔官调地打个马虎眼就算完结……这些都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

  在政府网站留言反映问题,群众最关心的是,反映的问题领导干部能看到吗?会及时回应吗?只有群众留言,却看不到有关部门的一丁点儿回应,网络留言板逐渐成了群众眼中“纯粹忽悠人,装装样子”的“假把式”。不理不睬的冷漠态度致使网络留言板这个好平台不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反而伤了群众的心,破坏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便捷渠道和重要途径,通过收集信息,指导群众办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公众留言板能否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提供服务?不及时、不准确、与网友互动不够、不好,这些都是一些地方政府网站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群众对公众留言板抱怨最多的地方。

  网络留言板运行不畅,成了“撂荒地”,是地方政府的重视不够,或者其初心只是为了“装门面”。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公众留言板是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是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政府了解民意和诉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一个窗口,也可以说是考察群众对政府服务工作满意与否的“晴雨表”,政府应该时刻保持对网情舆论的关注、重视,有问必答、及时回应。

  网上听民声,网下解民忧。对于网友热切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绝不能仅止于回复,更应重回访督促落实,才会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只有怀着为群众真诚服务的心去处理网上诉求,才能把留言板真正建成亲民爱民的窗口。

  现在,不少地方都采取了“网友留言办理工作纳入政府系统督查工作考核范围”等类似措施,还有些地方建立了制度化的办理程序,有专门的力量分解、办理、督办、反馈网友留言,大大解决了办理网上诉求效率低的问题。衷心为这样的措施点赞,也衷心希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方法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白莲)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20日09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也当一回消防战士
科技列车驶进内蒙古
学习礼仪 了解历史
除沙保畅通
爱心助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上的“雄鹰”
传承班里培养 “守艺人”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