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锡林郭勒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好政策咱都赶上了”
内蒙古新闻网  16-05-20 09:1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国家的扶持政策太好了,短短2年时间,我家就摘掉了贫困帽子。”5月19日,苏布达一边擦着太阳能聚光板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苏布达是乌拉盖管理区贺斯格乌拉牧场阿尔善宝力格分场牧民。前些年,迫于生活压力,苏布达与老伴儿孟克那顺一直在外打工。2014年,3个子女都完成了学业,老俩口合计着回到自家草场,重新白手起家。

  让他俩没有想到的是,刚回到老家,分场就为他们协调项目,危房改造给盖了1套住房,还纳入财政一事一议项目,为他家盖了棚圈。住房有了,棚圈也盖了,还缺少牲畜,当地政府又积极协调,为他们解决了8万元的贴息扶贫贷款。

  勤劳肯干的苏布达俩口子马上利用贷款,购买基础母畜,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如今,2年时间过去了,当初一贫如洗的苏布达家已经拥有了200多只羊和50头牛。

  好事儿频频“降临”在老俩口头上。去年,在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政府为她家盖了厕所、机井房,提升了风光互补取电设备的容量,让一家人过上了精神充实、文明舒适的现代生活,还为她家盖了1栋棚圈,使苏布达家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好政策咱都赶上了。趁着身体还行,尽量把家底整殷实点。要说下一步的打算,我们想给小儿子在白音胡硕镇买套楼房,让他成家立业。”苏布达说,今后还要按照盟委“减羊增牛”的提法,对自家畜群进行结构调整,改养效益更好的良种牛。(记者 巴依斯古楞 摄影报道)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20日09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也当一回消防战士
科技列车驶进内蒙古
学习礼仪 了解历史
除沙保畅通
爱心助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上的“雄鹰”
传承班里培养 “守艺人”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