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学习论理 > 文章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为“公交英雄”点赞后的思索
内蒙古新闻网  16-06-07 09:3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去年以来,媒体频频报道北京、哈尔滨、南京、厦门、菏泽等城市公交车司机在驾驶中突发急病,不顾个人安危,勇救乘客的新闻,让人感动。然而,面对社会舆论的高度赞誉和老百姓自发为英雄送行的壮观场景,我们在感动之余,是否也应该有所反思?

  这几例新闻是公交车在行驶途中,司机突发脑溢血、脑梗、心脏病、头脑昏厥等急症,在意识还清醒的几秒钟内,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全车乘客。在此思维支配下,减速、靠边、刹车、开门、打双闪……正因为司机在第一时间完成了这一整套措施,才保证了全车乘客的安全,这种忘我精神,值得所有人为之点赞。但是,这样的新闻接二连三出现,也不得不让人质疑——公交公司到底有没有经常给公交车司机做体检?根据相关规定,有影响驾驶安全疾病的人,是不能申请驾驶证的,更别说开公交车了。事实上,新闻中的几位司机的这些病症,虽然有一定的潜伏期,但如果认真体检的话,还是能查出一些端倪的。试想一下,假如前面提到的这几例新闻中,有任何一个司机没有首先采取保护乘客的措施,其严重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笔者认为,出于对乘客安全的考虑,对公交司机理应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和管理,不只在其获取资质时要有严格的考试和体检,日常的体检也必不可少,一旦发现有影响驾驶安全的病症,应该立即离岗就医,这既是对司机个人健康负责,也是对广大乘客安全负责。公交司机这个岗位是特殊的、与乘客的生命安全相关的,来不得半点马虎,那种“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的敬业精神,并不适用于所有岗位。去年德国的空难,初步调查结果不就是因为副驾驶有心理精神疾病、航空公司也没有及早发现所造成的吗?

  其实,不光是公交司机,很多特殊岗位员工的身心健康,是需用人单位随时关注的,这不仅仅是对本单位员工的关心,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吕联义)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6日10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小书包里装着信仰
传统文化课堂 多彩...
净化文化市场
种植合作助力 农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绿丝带助力高考
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