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老年群体的“智能困扰”
内蒙古新闻网  16-06-14 08:5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呼市读者张剑英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今年刚退休,却好像跟现代的智能社会脱节了。原因是订机票火车票全部用手机,出门打车、就餐还是手机,想足不出户给老伴买双鞋都因为不会用支付宝而搁浅。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据记者了解,不仅是张女士,很多老年人都在感叹,这种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生活方便的多是年轻人,对于行动相对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更多的只是无奈。由于受文化程度、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原因,很多老年人有手机和电脑却不会上网,更不会使用打车等软件。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捷科技软件,老年人不但无法享受便利,反而带来新的不便。

  智能给老人带来新难题

  最近,家住如意新区的冯阿姨夫妇准备打车去参加一个友人孩子的婚礼,两人站在路边等了半个小时都没有打到出租车。后来听儿子回家说,由于现在手机打车软件的启用,出租车司机大多在网上抢单,空车待客的少了。但老两口都不会上网,更不要说在手机上使用app软件了。他们感到很苦恼,以后有急事时,是不是打车都困难了?

  不仅仅是打车软件让老人为难,买火车票、飞机票,年轻人都在网上订票,卖票网点也减少了很多。老人最需要的医疗,可以提前网上挂号或者微信挂号预约,但不会使用这些软件的老人也感到很为难。如果去医院排队挂号,一大早专家号就没有了,大都被人从网上订走了。冯阿姨说:“没办法,老人确实需要网上挂号订票的,大都是由儿孙们代劳。但对于孩子不在身边,或儿孙工作很忙的老年人来说又是一个难题。不到万不得已,老人们大都不想麻烦孩子。”

  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游、玩等等,在移动终端上都有相应的服务软件,但在给年轻的人们带来进步与便捷的同时,却给很多老年人带来了困扰。

  老年人“互联网扫盲”难度大

  老年人面对新型软件的受挫感,主要是各种软件设计复杂,这些软件面对年轻受众,较少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体验。一部分勉强能使用电脑的老人也抱怨,各种软件认证设计复杂,即使会用电脑,能正确使用软件也相当困难。比如买火车票的12306网,预订车票时就会出现图案验证码,图案又小又不清晰,对于视力不太好的老人根本无法辨认。在去哪儿网买机票,如果忘记密码或者在另一个手机上登录使用,各种验证非常麻烦,甚至需要通过银行卡来验证,要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等来确认,这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都感到为难,更不要说老年人了。

  即使老年人学会了使用这些软件,又有另一个难关在等着他们——各种在线支付系统,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绑定银行卡、支付的各项步骤又让老年人手足无措。

  很多老年人也想学习使用电脑、手机上网,学习使用各种方便生活的新软件,但现实是老年人缺乏畅通的渠道学习新技术。张建英告诉记者,他很想学着使用这些新技术,多次向儿子请教,但毕竟反应慢,女儿教了她几下没学会,就显得很不耐烦,她自己也有被嫌弃的感觉,不想学了。

  虽然城市有很多老年大学等形式的老人学习机构,但这些老年教育机构往往集中在书法、绘画、舞蹈等文娱活动上。记者从呼市老年大学了解到,学校开设了电脑班,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电脑使用技巧,但是针对时下流行的各种软件怎么使用,则没有相应的课程。

  不要让互联网成为代沟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吴斌说:“去年我国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2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6.1%,但是却没有研发一款专门针对满足这个群体基本需求的软件产品。各种先进便捷的互联网软件应用于生活,是利用科技成果参与市场竞争,所有消费者都是平等的,不应由于新工具的出现而让老年人受损。我们的社会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广泛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享受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吴斌表示,目前已经有不少人认为,老年人与互联网形成了代沟。究其原因,一方面老年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努力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子女也应鼓励、帮助老人学习使用互联网。与此同时,社区也应担任起帮教的责任,经常开展一些互联网知识的培训指导活动,帮助老人掌握互联网。社区还可以招募一些义工,在老人学不会使用互联网前,专门帮助老人解决网上挂号、买机票车票、手机打车等需求。(记者 毛锴彦)

  《内蒙古日报》2016年6月14日11版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最美道路
摆放木耳菌棒
2时代
第十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日 内蒙古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技艺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五月五·庆端午——“五彩粽子”香包迎端午
•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远程放牧牛羊 互联网科技助力牧民美好生活
• 2016年高考专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副秘书长任职名单
• 内蒙古公布高考考生违规情节及拟处理决定
• 包头实施大学生集聚计划 未来5年吸纳20万人
•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法轮功”在境外的活动特点
专题推荐
聚焦2016内蒙古两会|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道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 【专题】十三五蓝图
• 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 “一带一路”上的内蒙古色彩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