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农牧新闻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内蒙古远程放牧牛羊 互联网科技助力牧民美好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16-06-09 09:19 打印本页 来源: 央视财经  
 

  如今,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牧民们就像在城里一样,通过手机导航来放牧牛羊,使得他们有更有空闲时间去创业和增加收入,同时,信息技术和传统畜牧业的结合,也让草原的优质牛羊肉,销路更广、卖得更好。

  现在,大部分人的手机,都有定位功能。通过GPS卫星定位,用手机地图导航,就不用担心迷路、找不到地方了。但是,如果在野外,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又怎么办呢?对于在草原上放牧的牧民来说,这是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而现在,我国自主研发、运行的北斗导航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如今,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牧民们就像在城里一样,通过手机导航来放牧牛羊。接下来我们就跟随记者,去看看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

  手机导航放牧牛羊

  斯旺家住在库布齐沙漠边缘的巴音淖尔嘎查,家里有一万亩草场,养了二十多头牛。每过一到两天,斯旺都要去给牛喂水、看看牛的状况。他说,牛一天能走上六十到八十公里,自家的草场是有边界的,但牛是不知道界限的。骑上摩托车去沙漠里漫无目的的找牛,占据了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

  斯旺牧民:最少就是四五个小时再返回来,去沙漠里看牛,最长一天就(在沙漠里面)走了,(如果)我今天十个小时走了,寻不着就是没办法,再第二天又走,又走那么些小时。

  斯旺说,为了找牛,家里的摩托车一年就要走两万多公里,因为沙漠里损耗大,每年都要报废一辆,这几年家里已经骑坏了七八辆摩托车了。

  斯旺儿子:这是去年买的,这是怎么了?坏了吗?油门线断了。这个线一年就坏两三根。

  最近,斯旺听说旗里有牧民用上了北斗导航设备,每天看电脑和手机,就能知道牛的位置。于是,他联系了当地的科技局,希望也能用上设备。

  陈昊冰记者:我身后的这头母牛,是斯旺老汉家的头牛,他家的20几头牛,都会跟着这头头牛一起走。今天就是要给它装上这个北斗卫星的定位系统,那么为此斯旺老汉也是早上8点的时候,就骑着摩托车出发了,历时了三个多小时,才把这20几头牛赶到了家的附近。

  在头牛的牛脖子上安装一个带有北斗定位模块的项圈,斯旺家的电脑和手机上就能够收到牛群的位置信息了。项圈使用的是军用电池,续航时间可以达到两年。而和城市普遍使用的GPS不同的是,即便是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沙漠无人区,北斗导航系统依然可以准确定位。

  闫旭上海天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我们现在做到是一天发五次卫星信号,就知道牛在哪里,牛的运动轨迹。对牧民来讲,通过我们的北斗设备,还可以和外界取得通讯的联系。

  陈昊冰记者:我现在手中拿的是一个北斗终端和手机,牧民只要拿着这两个设备就可以在沙漠里找到的牛群了,一个小时之前我们在这个斯旺的头牛上放的这个设备,已经给我了回了实时的信号,说的是它在这个芒罕布拉格东北一公里左右的这个位置,也就是说经过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牛群距离我们现在已经走了七八公里了。

  远程放牧牧民变市民

  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牧民们拿着手机,就能够看到自家牛群的位置。而且不光是这样,通过一套远程系统,牧民们甚至足不出户,就能给牛羊喂水。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牧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斯旺牧民:沙漠里面掏个井,吊水那个桶,拿手,这么吊。费劲,可费劲了。夏天就是一天一次(给牛喂水),天热,冬天两天一次。

  在沙漠里,水是很宝贵的资源。而通过这套远程牧井系统,通过北斗卫星进行信息传输,牧民用手机就可以一键操作,还能实现水位自动感应和定时放水。

  肖俊生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远程牧井系统项目负责人):现在目前主要是远程控制,我们往后还要做一些,我们自家牛来了,对牛可以做一些点名系统,比如我一共二十头牛我今天来几头牛喝水,大家就知道了。

  陈昊冰记者:在过去的几年里,有3900多户的农牧民搬出了库布齐沙漠的腹地,住到了乡镇和城市里面,过上了有网、有电、有手机信号的生活。尽管生活更加便利了,但是他们离沙漠的距离却更远了,有了远程牧井系统和卫星放牧系统以后,他们不用每天往返在沙漠和城市之间,走上百八十里的路程,也有了时间去做其他的工作,补贴家庭收入。

  达布希拉图一家从2007年搬出了库布齐沙漠,结束了游牧生活,住进了离牧区一百多公里以外的锡尼镇。他们是最早一批开始使用北斗导航和远程牧井的试点牧民,如今,夫妻两人学了手艺和技术,做起了内蒙传统的铜制火罐。

  记者:在这做多长时间了?

  达布希拉图牧民:有两年多了。

  记者:有这个系统以后才做的。

  达布希拉图牧民:对,过去没有时间的,过去就是每天过去看,每天在牧区呆着。现在有这个系统以后,我们有业余的时间了,出来做点小买卖,创业可以说。

  达布希拉图说,以前光靠牧区收入,一年只有四五万块钱,一家人过得很辛苦。现在生产加工铜罐,两个人一天能做两百多个,一个月就能挣将近两万块钱。

  达布希拉图牧民:照顾到孩子和老人,干活,去牧区看看牛羊都不误事了。

  庆格力其其格牧民:现在也辛苦,辛苦也觉得,怎么说呢,挣的钱比以前多,所以就是生活越来越好了,人就觉得,不觉得那么累了。

  互联网助力畜牧业走进城市

  远程放牧的技术,改变了牧民的生活方式,让放牧变得更加轻松。而信息技术和传统畜牧业的结合,也让草原的优质牛羊肉,销路更广、卖得更好。

  2008年,阿拉腾其劳一家从沙漠里搬到了离自家草场30公里以外的巴音乌素嘎查。因为长期生活在沙漠里,其劳只会说一点儿普通话,他说,以前卖牛都是靠二道贩子来收,卖出价往往要比市场价低很多。

  阿拉腾其劳牧民:路不方便是第一,第二是我们信息也不知道,他(二道贩子)说多少钱我们就是给多少钱。

  其劳说,牧民们一般只在牛羊最肥的秋冬季节才宰杀卖钱,其他时间里想要用钱,只能靠借钱或者银行贷款。既然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和远程牧井系统,牧民能够远程放牛了,那么城市里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呢?

  朝鲁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科技特派员:我们做了认养,认领以后,城市人过来养牛以后呢,牛就变成了金融产品了,可以及早的(卖)出去,这种互联网+的模式扩张了这个市场的空间,牧民自己可以打市场了。

  翁亦青(电商负责人):对城市居民来说呢,主要解决他一个牛肉的溯源问题,他能够全程看到这个牛是怎么生长,我们能给他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一个全程的监控。

  翁亦青介绍说,他们还想引入保险机制,一旦牛发生意外,认养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其劳说,自己家已经认养出去了6头牛犊,牛戴上设备可溯源,牛肉预定量大大增加,卖出价格也比原先高了不少。

  阿拉腾其劳牧民:我们还(差)二十多头牛,还不够(卖)。人家还要的。人家说价钱上你不要怕,我们也是相信他们,他们也是相信我们。

  据测算,智慧牧场设备推广之后,通过节省燃油费和各种损耗,库布齐区域的牧民通过卖牛和从事二三产业,户均年增收能达到8.45万元。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