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由于赤峰市气温整体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全市墒情普遍较差,干旱较重,部分地区已发生旱灾,市气象局采取多重措施,增雨作业,有效缓解灾情。
昨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从赤峰市民政局救灾科了解到,截至6月8日,本次旱灾共造成590893人受灾,其中,因旱灾饮水困难人口59567人,受灾农作物面积459万亩,成灾面积307万亩,草场受灾面积2130万亩,饮水困难大牲畜18万多头,因旱死亡大牲畜761头,羊死亡6760只。严重的干旱灾害已经影响到了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昨日上午10点半,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从赤峰市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春季赤峰市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匀,呈现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由于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墒情不断下滑,东北部地区达到中旱至重旱程度,出现了干旱灾害。6月上旬仍然保持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态势,两次降水过程对旱情有所缓解,中旱面积有所减少,重旱面积已经解除,但东北部地区干旱仍在持续。
据了解,5月1日以来,赤峰市人影作业人员重点针对7次降水天气过程开展作业,尽最大努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截至6月12日,飞机作业4架次,累计飞行10小时10分钟,发射子焰弹300发;地面火箭作业66点次,发射火箭弹332枚;地面烟炉作业23点次,燃烧烟条85根;地面高炮作业3点次,发射防雹弹46发。另据了解,针对东北部旱情严重,市人影中心利用6月6-7日和9-10日两次降水过程,调集喀旗、敖汉、宁城、人影中心四部火箭作业车赴左旗和阿旗进行联合增雨作业,共进行火箭作业19点次,发射火箭弹94枚;烟炉作业7点次,燃烧烟条30根,有效缓解旱情。
另据了解,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起始于2014年9月,持续了近21个月,于今年5月已经结束,随着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继续下降,夏季将转入拉尼娜状态。虽然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结束,但由于大气环流对海洋变化响应存在滞后性,今年夏季赤峰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后续影响,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率仍很大。6月中旬至8月末,气候异常导致的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可能达到甚至超过1998年,应做好防御准备。建议重点加强全市主要河流堤坝维护、大中型水库清淤排污、病险水库加固工作,提高防汛能力,同时做好抗旱准备工作。(记者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