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农牧新闻 正文   
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博览会暨杂粮电商节10月亮相
内蒙古新闻网  16-06-23 14:58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22日,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博览会暨杂粮电商节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内蒙古饭店召开。发布会上,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蔡裕东介绍了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博览会暨杂粮电商节的相关情况。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博览会暨杂粮电商节将于10月14—16日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寻找中国好食材—一县一品”内蒙古特色产品巡礼活动启动仪式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蔡裕东介绍相关情况。

   呼和浩特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红主持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会长姚惠源介绍了此次大会重要的预热系列活动之一——2016年粮食食品与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科技论坛暨行业发展峰会的相关情况。呼和浩特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红主持发布会。中国粮油学会副秘书长于衍霞等主办单位负责人分别对大会的相关情况做了介绍。

   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局长范挨计介绍杂粮博览会的举办,对呼市的杂粮产业及企业的实质意义。

  内蒙古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大气环境质量高,具有发展杂粮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呼和浩特市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在杂粮产业发展方面已经走在了自治区甚至全国的前列,培养了燕谷坊、正隆谷物、蒙清、知谷等众多知名行业品牌。

   哈木格董事长李丽婵回答记者提问

  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博览会暨杂粮电商节将于10月14—16日举办。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古粮食局、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全国蒙商联席会等单位主办,由呼和浩特市工商联(总商会)、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内蒙古哈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呼和浩特市政协副主席、呼和浩特市工商联主席李岳清表示,内蒙古杂粮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博览会由杂粮产业博览会、杂粮电商节、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极致峰会、优质杂粮产品推介会、2016年度中国杂粮行业颁奖盛典、杂粮精深加工设备和技术展、杂粮美食品鉴会、杂粮美食文化节、杂粮点心创新大赛、中国杂粮美食周等活动共同组成。大会将通过这一系列相关活动,全面解析我国“十三五”杂粮产业政策,引入“互联网+”概念,从源头到精深加工,最终呈现于消费终端绿色、安全、环保、健康、优质食材。博览会以交流共享为核心,以优质产品为依托,通过政策引导、行业数据发布、品牌形象展示、产品推广、经验分享、企业考察等形式,搭建一个杂粮全产业链展示、交流平台。

  同时,组委会还将邀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知名电商平台、大型商超连锁及餐饮行业采供直连、无缝对接。

  “内蒙古的一些旗县区,靠天吃饭纯天然,这正是发展杂粮产业的资源,弥足珍贵。”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内蒙古正隆谷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文良在发布会上,对内蒙古及呼和浩特的杂粮产业优势进行总结时表示,内蒙古杂粮种植面积大、品种多,具有发展杂粮产业的基础,而“原生态”正是内蒙古的突出优势。他调查中发现,目前内蒙古一些地区,对杂粮的制作方面,保留着传统的手工艺,一些技艺甚至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杂粮产业,对生态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他提出,要积极探讨研究,增加内蒙古杂粮的识别标识,将内蒙古杂粮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提升到品牌优势上来,并助力农民脱贫。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呼和浩特市政协副主席、呼和浩特市工商联主席李岳清在发言中表示,呼市这几年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首届中国杂粮产业博览会选择在呼和浩特市,非常适合。而且,博览会的举办,离产地近,杂粮产业具有不可小觑的发展后劲。

   媒体记者提问

  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博览会暨杂粮电商节,亮点颇多,吸引了50多家媒体记者的关注。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就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提问与互动。

  内蒙古哈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丽婵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首届中国杂粮产业博览会,从展会专业的细分领域来说,更具体、细化。“草原的牛羊肉,乡野的五谷杂粮,”对内蒙古来说,已经成为一张张响亮的特色名片。希望通过此次博览会,将内蒙古的杂粮,转化成老百姓舌尖上的美食,变成全国居民可享用的饮食资源。

  新闻发布会上,还举行了“寻找中国好食材—一县一品”内蒙古特色产品巡礼活动启动仪式。该项活动将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杂粮等相关产业进行参观考察、媒体采访、采供对接等形式,分享、推广当地政府和企业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以及将小杂粮优势发展成为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经济中的成功经验,为探索出适合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和加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提供借鉴作用。(陈立庚)

  相关链接

  粮食食品与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科技论坛来呼市研讨“绿色杂粮”

  人民网呼和浩特6月22日电(陈立庚)为更好地为杂粮产业博览会营造良好氛围,作为大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粮食食品与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科技论坛暨行业发展峰会也选定呼和浩特市,将于8月4日—5日在呼和浩特市先期举办。

  本次论坛以“着眼营养健康,着力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在国民经济新常态下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为主题。研讨和宣传“全谷物”食品对建立“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使营养健康粮食产业不断进步,引领行业稳步持续发展。该项活动将邀请科技部、国家粮食局、中国粮油学会等部门的领导和来自全国20多所985和211及行业知名高校和10多所全国农产品和粮食加工的知名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粮食行业的企业家400多人参会。

  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不同主题的学术沙龙、科技成就展示等活动,以及参观内蒙古燕谷坊生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农业生态基地,亲身体验内蒙古政府和企业立足内蒙古实际和产业优势。通过一系列相关活动,对内蒙古及全国杂粮产业的发展起到助力和推动作用,同时为10月14—16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营造良好的氛围。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中考结束,老师再见,同学再见!
电子公交站牌上岗 你可以“掐点”乘公交了
抄写《蒙古秘史》抄出了艺术生意
千人秀瑜伽 迎接“国际瑜伽日”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职名单
• 内蒙古出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费征缴方案
• 快来看:孩子们眼中的爸爸居然是这样!
• 【专题】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 小小跳蚤市场 娃娃练摊当“老板”
•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
• 首府地铁建设有序进行 孔家营站有望成为第一个接收点
专题推荐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高考直通车——2016年高考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