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村民小组的葡萄长廊美化了村庄环境。 (虎成摄)
春天的风吹绿了田野,虽说葡萄藤刚冒出嫩芽,踏青的人们已相约在黄河村民小组,看着温室中挂着圆润可爱果实的葡萄,品尝着农家自种的蔬菜、自养的鸡鸭鹅,流着口水说着夏天的约定;初夏的风吹暖了田野,葡萄叶子肥壮起来,心急的人们已携手在黄河村民小组,站在温室葡萄间,挑选着心仪的葡萄,品尝着早熟葡萄的酸甜,憧憬着秋季大地葡萄丰收时采摘的情景;还带着夏风温暖的秋风吹熟了葡萄,或紫或绿、或大或小、或香或甜的葡萄引得人垂涎欲滴,黄河村民小组满园的葡萄熟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也醉了;冬天寒风刺骨,围坐在黄河村民小组农家乐里的外乡人大口喝着美酒、大块吃着羊肉,时不时还拈起几粒带着些许凉意的葡萄解腻……这是一幅充满乡村泥土气息的图画,也是一幅“藏”着农区致富景的图画。这幅图画,如今在黄河村民小组已经起笔,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绘就。
迎着夏天的阳光,记者来到了赛汗乌素村黄河村民小组,一条条平坦的道路把村庄与外界连接在一起,村庄道路两旁、村民房前屋后的树已经绿意浓浓,随着道路一直前行,走到分岔口处,左手边广场上一个活泼可爱的葡萄娃娃与装饰着葡萄藤的绿色长廊仿佛是村标,也将村中的一道美丽风景呈现在记者的面前。再往前走,魏保子的农家乐正紧张的做着开门迎客的准备。说起“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给村民带来的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变化,魏保子喜上眉梢,话匣子也随即打开。
“村里的路好,房好,环境好,引得来村里走走看看的人也多了。‘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政府在我们村建起了保鲜库,村民的葡萄可以实现反季节销售了,人们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今年,村里又依托葡萄产业全力打造旅游观光农业,村庄不仅变得更漂亮了,村民的腰包也会更鼓的。”魏保子说。
说起自家的变化,魏保子更是欢喜:“我家在路边的几间房以前一直闲置着。原想着孩子们也不愿意回村住,我们又住不了,想不闲置也没办法,哪里想得到村子环境变美了,来村子里逛的人也多了起来,我就用闲置房开起了农家乐,菜是自家种的,鸡、羊、猪也是自家养的,用地地道道的农家做法做菜,却没想到得到了客人的好评,我‘试水’农家乐初步还算成功。等到我们的葡萄观光园建好了,秋天时园里的葡萄丰收时,还会引得更多人来我们村旅游呢。”
魏保子一边跟记者表达着他的喜悦,一边指着不远处。
顺着魏保子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条具有古希腊风格的葡萄长廊建设已近尾声。
说起美丽的葡萄长廊,刚从自家葡萄园回来的村民王增怀高兴地对记者说:“你看我们的村建得多好看。道路通到了家门口,也连通着外边,让我们的葡萄好销售了。等葡萄长廊建起来,我们村不仅有风景,更有‘钱景’。村子美了,葡萄熟时,来观光采摘的人也会多起来,我们的葡萄养在园中也不愁卖,说不定还会升值。”黄河村民小组组长李子平告诉记者,为了让村庄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村庄不仅规划建设葡萄观光长廊,还进一步做好依托葡萄致富的产业规划,逐步淘汰龙眼等价格低的品种,新植玫瑰香、里扎马特、鸡心、无核白等市场价值高、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种,同时加快老龄葡萄的淘汰力度,定植新葡萄,并计划划分出保护地种植温室葡萄,使葡萄能够先期抢占市场卖出好价钱,也能让来旅游的人在6月初就吃上新鲜的葡萄。目前,葡萄改造已完成130多亩。
魏保子在享受“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带给他的“红利”,王增怀盘算着托“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的福如何致富,而更多的村民呢?他们也在打着致富的算盘,计划着如何将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快步走上致富的金光大道。(文/王颖刘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