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理论评论 正文   
博览群书 夯实文化根基——祝贺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
内蒙古新闻网  16-07-28 21:2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报评论员

  青山流风采,草原溢书香。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鹿城包头隆重揭幕了。这是集中展示“十三五”开局以来图书出版成果的一次盛会,为内蒙古引来书坛百花、传承弘扬草原文化、建设书香社会、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向书博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

  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了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书博会是国家确定的全国性重大文化展会,历经36年嬗变,不断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现已发展成为融出版物展销、文化信息交流、行业研讨和倡导全民阅读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盛事。近年来,书博会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成为展示出版业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推动举办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阅草原文化,品华夏书香。作为本届书博会的举办地,内蒙古文化底蕴厚重,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展现出盎然生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书博会在内蒙古举办,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内蒙古的信任和支持。书博会将充分展示内蒙古独特的民族文化,展现我区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风貌和改革发展成果,并且通过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进一步提升内蒙古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阅读,是关系国民素质、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只有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才能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掌握主动、赢得优势。书博会是文化界的节日,也是读者和人民大众的节日。面向群众的全民阅读活动,越来越成为书博会的重头戏。本届书博会以书为媒、以文会友,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文化活动,必将不断激发内蒙古各族群众的阅读热情,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风尚,用阅读筑牢我们的文化根基,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博会因阅读而美丽,因梦想而精彩。我们相信,在崇尚文化、热爱读书的我区各族群众和全国出版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本届书博会必将办成一届有特色、有味道、有水平的文化盛会。

  预祝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雨后荷花别样红
食用菌改变武川农业发展模式
快来看高校健身气功比赛
准备出征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 内蒙古局地将有大暴雨!小伙伴们出行要注意!
• 财政收入过千亿来之不易——访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张华
•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七届旅游那达慕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开幕
• 赤峰市出现入夏以来最强降雨天气
• 王君会见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一行
• 内蒙古纪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条配套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