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名家邀你 博览群书共享阅读
内蒙古新闻网  16-07-31 09:5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阎崇年:读史能使人的心“大起来”

  7月27日,在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上,已经82岁的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接受了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独家专访。

  “书博会在包头市举行,应该说是内蒙古以及包头市文化市场的一件大事儿。”阎崇年说。

  阎崇年认为,此次书博会,第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读书、购书的平台。700多家出版社把自己的精品拿到包头,为广大读者读书、选书、看书提供了平台。第二,借助这次书博会,提升了内蒙古、包头市的文化地位,使得全国的目光聚焦到了包头市,并把包头市的生态环境、城市建设风貌展现在了全国人民眼前,让大家还看到了包头人民群众热爱读书的风气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对进一步了解内蒙古文化是有着积极意义的。第三,许多优秀学者、作家把他们的精神食粮、精神产品带到内蒙古。通过学习和互动交流,对内蒙古的读书活动有着极大的推动力。另外,内蒙古很多好的经验也可以借此推广到全国。

  阎崇年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长,草原文化的特质是“高远”,这个地域的人们都有着辽阔的胸怀。

  谈到现在年轻人的阅读习惯,阎崇年说:“在读书会现场,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在买《康熙大帝》,许多青年人在历史系列图书展前静心地翻阅。现在,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与观念:‘青年不注重历史’。我认为,现在的青年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注重历史,这一方面来源于纸质书籍,更多的,我想是现代网络的传播途径,现代网络更有利于历史知识的传播。”

  阎崇年师从著名回族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老师主张历史不要光是在书斋里,要把历史还给群众,主张普及历史知识,主张用历史知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主张既要对历史进行学术研究,又要注重对历史的普及工作。”

  阎崇年说:“历史是镜子,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现在人们认为历史看上去很遥远,其实历史对现代社会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把人的心放大。”(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张磊)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内蒙古展区场面火爆
首府新华广场附近发生燃气管道爆裂
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包头隆重开幕
森林旅游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转型发展带来新契机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局地将有大暴雨!小伙伴们出行要注意!
• 内蒙古纪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条配套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 惊艳!蒙古族28个部落服饰全亮相
• 巴图苏和的蒙古记忆
• 雨后荷花别样红
• 食用菌改变武川农业发展模式
• 城市灯光景观体系将扮美呼和浩特市夜色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