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视图 > 亮丽新家园 正文   
心里越来越托底
内蒙古新闻网  16-08-02 22:2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工作人员为百姓义务宣传医疗知识
  求助有门 受助及时

  按照牙克石市“20字”原则,“坚持政府主体、坚持地企协作、全员攻坚、全民会战”,不仅让牙克石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还实现了18852名参合农牧民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全覆盖,让广大农牧民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农村牧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5年来,牙克石市投入民生资金95.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2.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140元,是2010年的1.79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年均提高3000元和2322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新农合及各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关乎群众根本利益。十二五以来,牙克石市新农合参合农民人数逐年增长,2016年参合人数就比2015年增加了1175人,参合率达144.47%。(文/图记者刘玉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农牧民看病就医提供保障

  应保尽保

  自“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西乌旗将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大力推进以“嘎查村卫生室、流动服务车、健康小药箱、家庭责任医生”为主的新型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到最基本、最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了让群众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的目标,大大提升了广大牧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另外,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截止到2015年末,该旗累计给9120人发放养老保险3454万元,累计给1038人发放高龄津贴136万元。在此基础上,该旗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收官之年,还将让符合条件的984名城乡居民享受高龄津贴待遇,让5255名城乡居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力争做到应保尽保,让这些弱势群体一个不落下地享受到好政策的红利。 (文/图记者巴依斯古楞)

 

  农村卫生室医生为“参合”村民体检

  老有所养

  “过去药物、医疗器械十分有限,只能给村民看个头痛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现在村标准化卫生室里诊疗室、药房、治疗室一个都不少,基本设备一应俱全,扎针、输液、拔罐都不是问题。”谈起村里的卫生室,科左后旗嘎布拉嘎查金医生很兴奋。

  据了解,经过两年多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科左后旗已建设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210个,消灭卫生所空白村,实现了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还实现了医疗人员培训全覆盖,乡村医疗人员行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报销核算的程序顺畅,村民就近看病结算很便利。

  与此同时,科左后旗还实现农牧民常住人口社会保障全覆盖,做到了应保尽保,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已成现实。截至目前,全旗社会养老保险已保62934人,涉及40020户,全旗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高龄津贴发放为2865人。(文/图记者郭洪申)

  

[责任编辑 孙静华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