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莫旗奎勒河镇龙山村“大华豆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仓库内,记者看到了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暨第三届北京国际优质农产品展示交易会的参展杂粮——“黑珍珠”。
在偏远小山村种出的杂粮,凭什么登上了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会的大舞台?又是靠什么打入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市场呢?事情要从2007年说起。
2007年以前,莫旗奎勒河镇龙山村种植大豆是“一枝独秀”,但是年复一年种植大豆,农民收入却并不理想。2007年,现任龙山村党支部书记,时任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韩瑞华,发现这里的土质特别适合种植杂粮,于是他决定带领农户种植小杂粮。
为了降低农户的风险,韩瑞华一方面组织成立合作社,并发起5名支部成员示范种植杂粮;另一方面他通过在大连创利公司的朋友与该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当年,农民的小杂粮就卖出了每公斤3.6元的高价。韩瑞华告诉记者,2007年大豆每亩收益300元左右,而杂粮每亩收益达到1000元左右。那年,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好转。
村民赵元壁就是当年的受益户,他说:“那年我家种了一千余亩杂粮,收入21万元,我不但还清了外债,手头还有了余钱,彻底翻了身。”
打那年起,尝到甜头的农户都争相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成员由最初的5户迅速发展到80户,再到现在的200户。全村种植杂粮面积也由8000亩增加到两万亩左右。如今,奎勒河镇龙山村“大华豆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莫旗龙山”牌小杂粮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15年12月,仅韩国就订购了50吨杂粮。还远销到巴西、古巴、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尽管该合作社生产的小杂粮供不应求,但是每年在种植之前,合作社还是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然后确定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韩瑞华说:“市场毕竟有限,我们不会盲目种植,不能让村民受损失。而且我们在选择种植品种、种植面积时都特别慎重,像今年种植的主打品种‘黑珍珠’,是我们做了3年试验,成功后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
虽然韩瑞华带领合作社已打拼出一片天地,但是他并不满足现状,未来他要在精包装和深加工上下工夫,寻求专业团队用杂粮研发即食食品、制作饮料等,提高产品附加值。(记者李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