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十个全覆盖”融媒体报道呼伦贝尔行】“一个村也不能少”的阿荣旗模式
内蒙古新闻网  16-08-07 23:0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阿荣旗新发乡唐王沟村文化墙为“十个全覆盖”添色。(记者赵元君摄)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俊在、赵元君、李玉琢、王连英、梁亮) 雨后的阿荣旗天蓝、风清、云白。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行进在乡间采访,所到之处都是干净的水泥路面、整齐的农家院落、宽阔的文化广场,迎头碰上的村民总会喜滋滋地和你聊上几句村子的变化,让人情不自禁感叹起如今农村的生活来。向阳峪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陈尚军说:“听说咱们村里变化大,城里的亲戚都要来瞅瞅。”

  实施“十个全覆盖”,阿荣旗定下刚性目标:“一个村都不能少”。

  2016年,阿荣旗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郑重提出:“着力在‘全’字上下功夫,在‘覆盖’上做好文章,把工程延伸到最边远的乡村,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努力把每一个村屯建精、建细、建美。”

  目标就是动力。随着春天的脚步,阿荣旗迅速掀起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热潮——

  全面启动“百日攻坚战”。自4月23日起,全旗12个旗级引领队,发动党员干部2498人入村宣传动员,召开会议355次,走访群众10.5万户次,发放宣传单6.2万份。

  实施挂图大作战。制定一份地图,成为任务清单,倒排工期、倒逼责任。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片,不确定时间、不确定路线开展督查工作,推动进度。同时,把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纳入各乡镇、相关科局实绩考核范围,加大权重比例,激励广大干部创先争优。

  众人划桨开大船。截至今年8月初,阿荣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花红满园:

  148个行政村中心组和267个较大自然屯建设任务全部完成。222个较小自然屯全面开工,预计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12个撤并搬迁村屯已完成3个,其余9个年底全部完成。

  危房改造完成17731户,占工程任务的94.3%。其中,2016年计划改造8300户,已完成7245户。

  街巷硬化工程共完成1240.5公里,占工程任务的99.6%。其中,2016年计划建设714.8公里,已完成710.1公里。

  安全饮水工程共完成57处,占工程任务的43.5%。其中,2016年计划建设74处,已全部开工建设。

  一项项工程的推进与完成,让阿荣旗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住环境不断美化。但是环境美了,腰包还要鼓。富裕农民离不开产业发展。

  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阿荣旗引导各村重点发展“米、豆、薯、稻、种、肉、蚕、瓜、果、药”十大富民产业,各村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新发乡东光村依托天然水资源、特色村寨和朝鲜族亲缘优势,培育了水稻、旅游、劳务输出三大产业;向阳峪镇松塔沟村依托自然资源和城市近郊优势,培育了柞蚕、蔬菜(花卉)大棚种植和肉牛育肥三大产业;查巴奇乡河西村依托鄂温克族特色养殖优势,培育了肉牛、肉羊两大产业。

  音河乡音河村2015年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建成了黑木耳制菌厂。为了扶持少数民族村民脱贫致富,该厂培植出来的菌袋,卖给少数民族村民1个菌袋,政府补贴1元钱,村民自己只需花0.6元钱。即使其它非少数民族村民买菌袋也要比市场价每袋低0.2元。

  “我今年种了1.8万袋黑木耳,收入相当于去年种190亩地,大概收入在9万多元。”音河村孟克店组村民祁凤庆高兴地说。目前音河村已经种植了30万袋菌袋,预计纯收入能达到四五十万元。

  同样,复兴镇小黑信子村村民张振军也充满了收获的喜悦。他家提子大棚的提子熟了,1斤能卖10元钱。

  “2014年,我们村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在政府的扶持下建了96个提子大棚,12个食用菌大棚,组建了大白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去年村里人均收入比2014年提高了5000元。”小黑信子村党支部书记付士元介绍。

  小黑信子村原来是一个经济落后村,村里环境脏、乱、差,村民经常上访。“十个全覆盖”实施以来,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村民的精气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心情好了,心气顺了,上进心强了,村里就变得有朝气了。”付士元感慨地说。

  采访结束时,记者走到小黑信子村的主街道上,见识到了付士元口中的“朝气”。十几位村民们正在有说有笑地挥舞铁锹、铲子等工具,一点儿一点儿地清理着水泥路两边土路肩上的杂草。“‘十个全覆盖’给老百姓带来了这么大的实惠,我们要懂得感恩,珍惜现在的好日子,所以大家都主动义务劳动,把村里的环境保持好。”村民们说。

  “我们都喜欢现在的环境,就是路上碰上个雪糕袋也得捡起来,这要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说环境改变人,好政策感化人啊!”

  村民们停下手中的活,大声地抢着说话,脸上的笑容是那么满足,那么阳光。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20名以色列国籍游客欲自驾游草原
光伏发电为村民省钱了
师傅,你怎么逆向开车呀!
体验军旅生活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赤峰市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小小红牌牌,作用可大了
• 关于对2016年度“草原英才”工程评选结果进行公示的公告
•  “大爱无疆”2016中国医师协会骨科专家内蒙古公益行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启动
•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冯志明涉嫌受贿等罪案在呼伦贝尔开庭审理
• 2015年自治区第三轮巡视整改不到位的4个旗区近日完成整改
• 布小林 杨俊兴出席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落成仪式
•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