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的意义在于,让老百姓享受同一蓝天下的幸福。在通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促进,使农牧业深度转型,让老百姓在舒心的状态下,在特色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生产生活实现了升级。
今年,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胡鲁斯台嘎查牧民宝玉家房子换上了彩钢房顶,院子进行了功能分区,围起木栅栏,门口进行了绿化。最让宝玉高兴的是,自己一年什么都不用做也能有13万元的收入。
“我把1000亩草场‘租’出去,每亩可以得到30元的草原流转租金、100元的入股固定分红,1年收入可以达到13万元。家里还种了30亩玉米,再加上其他补贴,我们老两口1年收入少说也有15万。”宝玉说,“十个全覆盖”让家里的环境舒心,旗里的好产业让他日子过得宽心。
扎鲁特旗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与蒙草抗旱、山路能源、余粮畜业等内蒙古知名企业联合组建蒙草抗旱“产业联盟”,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胡鲁斯台嘎查的万亩沙化、退化草原得到流转,牧民以退耕地、草牧场经营权入股蒙草抗旱“产业联盟”,同时继续享受国家对耕地、草场的政策补贴。目前,基地生态效益初显,人草共生之“道”初显雏形,沙化、退化草原获得休养生息。
今年5月,科尔沁区西伯营子村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了大型农机具拖拉机、播种机、青贮收获机等配套设备。大型现代化机械播种打破了以往一家一户的作业模式,通过集中采购生产资料、使用大型机械集中连片作业,每亩可节约100元的开支,还能保证苗齐、苗全、苗壮,每亩可增产75公斤。按每公斤玉米1.6元算,每亩可增加收入120元左右。
“实行全村土地托管或合理流转后,30个人就能满足全村1万亩地的农业生产,村里其它600名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按每人每年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计算,全村可增加收入1200万元。”西伯营子村村长杨志刚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将村里1万亩耕地全部实现托管,在利用两到三年时间托管周边村庄的1万亩耕地,将合作社经营规模扩大到2万亩。
在开鲁县,不分重点线路、不漏一村一户、全面建设、整体推进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等农村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农村发展方式在建设中逐步转变。
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开鲁县东方红村建设了1万亩红干椒标准化溯源基地。基地采取工厂化育秧二次移栽技术,从生产、管理到检验检测、包装销售,一切都按最优化进行,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全程可溯源,品质有保障,每亩红干椒效益达5600元。今年,该村红干椒产值有望达到30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2万元。
行走在通辽市的田间地头,我们发现,“十个全覆盖”工程已经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转向注重生产发展,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已经成为一项发展工程,不仅让老百姓居家舒服,更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包塔娜 李文明 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