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鄂尔多斯市食品药品“一票通”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内蒙古新闻网  16-08-15 22:5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玉琢)8月7日清早,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益民菜市场,尚坤粮油批发行的店主秦尚坤正在卸载一批新进的大米。按照鄂尔多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他必须先查看并留存厂家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和销售票据。

  “上面必须有公章。要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合不合格这些信息。有一点问题我们都拒收,不然食药局会罚我们。另外,我们卖货也必须做好销售台账。一旦出了问题,我们自己也说得清。”秦尚坤说,因为他家的“一票通”用得早、用得规范,保障了进货、销货的品质,在顾客里形成了好口碑,生意更胜从前。

  据介绍,所谓“一票通”,就是针对全市符合备案条件的农贸市场、食品小作坊、餐企、药房、超市、食堂等,设计的一种将批发商的销货凭证与零售商的进货凭证合为一体的多联票据,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关联使用。“货随票走,见票收货”,等于是给食品药品办了一张涵盖个体信息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在伊金霍洛旗蓝精灵批发超市的柜台上,摆着厚厚一沓子账簿。随便从货架上拿出1瓶真果粒饮料,店主张兰琴就能从账簿上找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供货商电话等信息。这些账簿即“一票通”,从生产到流通,覆盖了每一个环节,连餐厨垃圾的流向也尽在掌握。

  鄂尔多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众志说,“一票通”的实施,形成市场“倒逼”机制,有效规范了生产、加工、销售、垃圾处理等全链条经营活动。不仅维护了群众的饮食安全,也维护了守法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合法利益,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有力推进了鄂尔多斯市的食品安全。

  长期以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始终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今年,该市将过去只在食品流通环节应用的“一票通”制度,推广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使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去向可寻,餐饮服务单位购进的食品来源可溯。

  目前,该市共有120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主要以生产豆制品、粉条、麻花、馒头等地产食品为主。“一票通”制度要求,小作坊的原料采购地址、电话、日期等都必须登记在册。在销售食品时,必须向购货者出具统一销售凭证。可以说,“一票通”织起了一张网,将所有小作坊置于密切监管之下。

  为了不让“地沟油”流向餐桌,将源头、中间环节的监控成效毁于一旦,鄂尔多斯市还实行餐厨垃圾统一回收,要求全市餐饮点与垃圾处理厂签署协议,双方建立“一票通”台账,每天收了多少垃圾都要记录在册。垃圾处理厂收集的垃圾流向何处,做了什么用途,也必须入账。

  作为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的第一站,农产品批发市场备受关注。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行购销“一票通”,让经营户承担起食用农产品“安全协警”的角色,这样一个身份上的小变化,可以更好地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该市“一票通”还实现了电子信息化,所有票据都印有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能读出所查产品的“身份信息”和“行动轨迹”。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呼和浩特中优击败领头羊贵州恒丰智诚
秋季招聘会,5800个就业岗位等你来选
邀你射箭展射艺
呼市的的哥的姐赶快去给自己做个免费体检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看看正宗烤全羊怎么做
• 一半土地 一半山川
• 内蒙古部署2016年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任务
• 七夕节,看边关军人夫妻的爱情宣言!
• 内蒙古纪委通报7起扶贫领域及涉农涉牧违规违纪问题典型案例
• 王君会见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