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倾力打造基层文化娱乐新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  16-08-17 09:49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我从小就喜欢拉拉唱唱,以前是没地方也没乐器,现在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给我们建起了活动室、文化室,想唱歌就约上两个老伙伴来这里高兴高兴。”说起现在的生活,70岁的赛罕区曙光村村民孙三九笑得合不拢嘴。

  “现如今,村里的环境好多了,有文化室、活动室,还有健身器械和文化广场,我们的文化活动也更加丰富了。”孙三九告诉记者,虽然身在偏远农村,可生活比蜜甜。

  据了解,自“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赛罕区在推进文化室建设方面,注重建设与管理并重,抓服务、抓队伍、抓活动,倾力为群众打造基层文化娱乐新乐园。

  制定了农村文化室建设服务标准。从建设和配置标准、公共服务项目标准、管理保障机制、公共服务模式上,赛罕区都予以了细化明确,对人员、设施配置、服务内容、文化功能、经费都给出了具体量化,以便于广大农村统一配置公共文化资源、统一供给公共文化服务。

  强化了标准化、均等化服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强什么,用什么增什么”的原则,赛罕区重点对农村文化室在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细化、人员配备以及服务供给等方面予以强化建设和配置。提出建设“15分钟文化圈”,实现村民从自家步行能找到合适的文化场所、临村之间文化活动交流15分钟到达文化广场,机动车15分钟能到达综合文化站。

  经费保障常规化。为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有投入、有保障、有支撑,赛罕区为每个镇、街道文化站每年下拨运行保障经费5万元,每个农村、社区每年运行保障经费5000元,列入区政府财政支出预算。

  绘制张贴导示图,公示明示服务。赛罕区将农村综合性文化资源导示图以乡镇为基本单元,标注各村文化室、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位置,注明交通路线、距离、活动服务内容;社区综合性文化资源导示图以街道为基本单元,标注各村文化室、文化广场、公园、辖区企事业单位文体场所位置、开放时间、开放要求、开放内容等。

  打造网络服务平台,在线互动交流。赛罕区建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网站和“赛罕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微平台”的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服务内容、服务目标、文体资源、互动留言”等栏目,广大文体爱好者通过网络就可以就近找到所需的文体活动场所和项目。

  建立人才数据库,保障活动人群。赛罕区组织专人逐村逐社区对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人才、队伍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和备案,建立了赛罕区乡村、社区文艺人才数据库,重点进行文化培训和业务指导,进而辐射带动更多基层群众参与文化、喜欢文化、热爱文化。

  文化联络服务,点对点包村负责。在101个农村建立了赛罕区文化联络服务制度,组织业务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重点解决农村文化阵地缺失、服务匮乏的短板,面对面手拉手地实现互动服务,每名工作人员负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农村,每月至少深入文化室两次以上,随时随地指导工作、开展活动,检查设备使用、保养、维护情况,督促打扫卫生,解决实际困难等。

  接地气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赛罕区在打造基层文化阵地的同时,想方设法引导群众来文化室活动,让文化室成为群众精神的家园、心灵的乐园。有关部门以农村文化室为平台组织开展了万人广场舞比赛、社区健身大玩家、民间球王争霸赛、农民大力士比赛、二人台小戏、我爱我家十字绣、剪纸展示、消夏晚会等各类文体活动,并广泛征求意见,拓宽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门类,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本报记者刘军 通讯员胡海波)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昔日盐碱地 今日米粮川
大学生活,我们来啦!
力与美的较量
火龙果落户青城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看看正宗烤全羊怎么做
• 内蒙古纪委通报7起扶贫领域及涉农涉牧违规违纪问题典型案例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包头一产科护士接生中意外生产
• 京蒙合作,为内蒙古农业发展注入哪些新活力?
• 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制度
• 少儿车模T台秀猫步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