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细做 “土”“特”各具亮点
打造特色旅游文化是实现家业并举的重中之重,“十个全覆盖”的到来,让有着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太平看到了希望。富民之路的搭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依靠自身的传统特色,深挖蕴藏的文化底蕴,用文化软实力去吸引游人,成为莫尔道嘎林业局打造太平旅游的一记重拳。
俄罗斯族建筑风格木刻楞、俄罗斯手工艺品、俄罗斯节庆项目“巴斯克”节、俄罗斯饮食文化“列巴”都是莫尔道嘎林业局近年来打造旅游宣传的特色亮点。“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以来,莫尔道嘎林业局更是抓住这个有利契机,为山场职工群众修缮、改造房屋,引导其发展家庭经济,一个个富有地域特色的列巴房、家庭游、手工艺品店在太平古村蓬勃兴起。
在建设中,林业局还积极向职工群众推广微菜园、微田园建设,重塑乡村美景,使村庄延续农耕文明,展现安居乐业、宁静祥和的特色美景。
同时,莫尔道嘎林业局还将旅游元素与本地特色进行了有机融合,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设计一批新颖独特的林场标志、道路标志、店铺标志,凸显了太平旅游村的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靠一个“土”字火了起来,要长久地发展下去,一个“特”字少不了。为推进太平民间文化旅游线的建成,莫尔道嘎林业局组成专门的编纂队伍,经过反复的查典籍、览古迹、访老人,随着一次次的深入挖掘、推敲,中俄通婚第一家的于家大院、百年木刻楞老屋、抗战英雄秦洪文潜伏的伪日本警察署、原伪太平镇警察中队、大兴安岭第一地下党支部、淘金人交易场所古纳商铺···太平的一个又一个民间文化逐个显现,依次成型。同时,莫尔道嘎林业局将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旧址进行了集中修缮,为太平日后更好的发展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
小山村火了,人气旺了,经济活了,村民也富起来了。头脑灵活的华俄后裔杨桂梅在今年开起了农家乐,并依靠政策扶持办起了便民超市,在旅游旺季增加了不少收入。“今后来我们这儿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我很有信心!”杨桂梅说。凭着这份自信,她又着手准备在林业局为其修缮的木刻楞房中开家列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