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万物互联”的大连接战略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连接,而是以连接为基础,打造从连接到平台再到应用的立体综合全面服务。“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移动顺应“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趋势,在充分满足客户基本通信需求的基础上,面向个人、行业客及政企客户,提供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实现从传统运营商向数字化服务转型,并给个人生活、行业发展、政企和城市管理带来显著改变。
关注民生计量为民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移动以连接为触点,通过各类互联网+创新应用,建设各项惠民工程,致力于做福泽民生的助力者。特别是从2011年起,内蒙古移动一直全力搭建的“和生活”平台,为政府、行业客户与市民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车辆违章查询、工商查询、电影资讯、社保信息查询、水电费查询……等等,让市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还可及时向广大市民传递民生政策、社保查取、车辆违章、餐饮交通、水电气费等衣食住行“一揽子”民生信息服务。
同时,通过该平台,还打通政府、行业和市民之间的信息壁垒和线上线下服务壁垒,提升了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与社保、金融、交通、卫生等领域的结合,打通各服务机构的一卡通数据交互通道,将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广泛运用到公交、机场、商业区、连锁餐饮店、书店、超市、医院等场合,市民只要带上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刷机”消费。
关于民生的应用很多,其中还包括为方便人们出行专门打造的“公共自行车手机客户端”。通过该APP,用户只要使用移动手机号码注册即可在个人中心直接设置还车提醒、查看行车记录、提交反馈信息等,还可通过手机定位功能查找附近站点租、还自行车,方便人们的出行生活。
平安城市守护你我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移动一直致力于助力内蒙古“平安城市”建设。如:通过集智能监控、调度、指挥于一体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城市敏感地带的实时、无缝监控,为城市安全管理、隐患预防及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提供有利工具,助力平安城市及平安校园建设。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平安城市管理的应用很多,如:今年4月内蒙古移动推出的物联网应用——“车盾”正式在呼和浩特市运行,在当地公安局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中起到关键作用。该业务基于物联网技术,可实现电动车辆移动报警,并可通过手机定位被盗车辆定位、查询被盗车辆轨迹,同时车主可对电动车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有效预防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助力了智慧城市管理。此外联合包头市公安局推广的“和车宝(行车卫士)”惠民工程有效实现了电动车监控防盗。
内蒙古移动还针对公安部门日常工作需求,建设“边界接入平台”公安信息化系统,目前已被巴彦淖尔市公安局使用。该平台有机整合一系列网络安全设备,可实现链路安全、传输安全、身份认证、访问权限管理等等,所有公安机关与外部进行信息数据采集与互通,都必须通过边界接入平台进行,并受平台的监控,实现公安信息通信网网络系统的安全,推进平安城市建设。
在锡林郭勒盟,为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天网地网齐头并进,当地移动分公司为26个边防派出所都铺设了一条光缆,并建立起一套立体化的边境防控体系,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稳定屏障。同时与当地边防支队合力打造“草原110”APP,当地牧民可实现一键报警、一键求助、信息查询,边防官兵可精准的捕捉到报警者的经纬度信息,方便准确判断事件类型,提高处置效率。随着APP的普及,正在实现百户、千户联防联动,为国家边防铺开一道隐形的安全屏障。
智慧政务普惠于民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移动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管理,本着服务政府、服务民生的原则,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政务信息化解决方案。如:2015年2月,本着“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赶路”的宗旨,内蒙古移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检察院合作开发的“视频接访系统”,在群众和检察院之间搭建了对等沟通平台,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创新领导下访模式。“视频接访系统”全面铺开后,各级领导干部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远程接待上访群众、协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群众上访无需奔波,只需登录接访窗口,填写基本信息,预约接访时间,申请视频接访,就可与检察院工作人员视频面对面交流,方便快捷,从而成为地方检察院推进司法为民、拓宽为民维权的又一重要渠道。
借助视频专线,内蒙古移动还助力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办案下乡”的高效开展,方便各旗县法院法官下乡办案时,将现场图片随时上传,实现现场办案。如今,这样的系统正在被运用到政府管理的各个领域,如:野生动植物保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管理等等。
这样的应用在政府管理中处处可见,如:在赤峰,内蒙古移动为司法部门量身打造的“司法矫正”业务,可提供服刑人员活动范围实时监控、轨迹回放、档案管理等,目前赤峰12个旗县司法局均在使用该业务。还有为公安机关搭建的移动警务安全接入系统和移动警务应用系统,可实现信息的综合采集、管理和利用,可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基于物联网技术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搭建的高效电子政务内网、电子印章系统,助力区内各级政府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办公。
智慧农业助农转型
为了促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树立互联网+农业标杆项目,内蒙古移动抓住“十个全覆盖”机遇,积极推广互联网+农业新产品,取得初步成效。如:2016年6月30日在阿拉善正式商用的“智能放牧系统”,可以让牧民不出门坐享放牧、高效“看守”。目前,该项目已在阿拉善地区50多户牧民家庭投入使用。该系统不仅可以做到畜牧生产的远程透视现场、即时监管运营,还可为牧民提供专家在线咨询、远程医疗服务、畜牧物资市场信息以及保险金融等服务。牧民无论在哪,都能通过多种智能终端(APP、微信公众号)登录系统实时监控畜群位置信息、牲畜生理信息。同时,可对草场环境温湿度、畜群移动速度经纬度等实时监测储存,实现牧民“智能放牧、科学放牧”。
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内蒙古移动利用物联网与大数据,开发出“互联网+”智能蔬菜大棚管理系统,已在多个盟市落地,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尽在掌握。该系统通过“手机APP+4G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播设备”,可实时采集大棚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光照等大数据,让系统可根据温度、时间等参数对温棚的卷帘、风口等设备自动控制,实现温棚设施自动化,农户可通过网页或手机APP等方式对棚内信息进行查看,指导农业生产。
在村务信息化方面,内蒙古移动与政府合作,积极推进智慧社村平台项目。如在鄂旗,通过专线、“和天眼”监控平台、移动OA办公等产品组合,实现了基层党建、村务公开、党费缴纳、服务管理等一体化管理,被当地电视台、广播、网站、纸媒等多个媒体平台评为“十个全覆盖”典型案例。
内蒙古移动还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如在鄂尔多斯,当地移动分公司与羊煤土气网达成协议,搭建了当地的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促进互联网+农村电商新模式落地。此外,内蒙古移动还为多个盟市农业基地提供互联网专线、IMS固话、移动400、机对讲、M2M等业务,及惠农综合查询系统。就拿惠农查询系统来说,不仅可实现惠农资金的自动下发以及农牧民的自行查询,方便财政局工作管理。
信息强企助推转型
新常态下,内蒙古移动把握“万物互联”发展契机,持续提升面向电子商务、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构筑经济增长新引擎。
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正辅助医疗行业突破传统局限,改变传统的医疗、医患模式,实现患者与医生的无缝交流,做到人与人的连接,服务和设备的连接。如:“远程医疗”方面,目前已为100多家医院接入远程医疗专网,显著提高自治区偏远地区医疗水平,解决偏远山区看病难、路途远、费用高的难题,助力传统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再如:研发的120救护车4G视频远程监控调度系统,可实时监控救护车行驶动态(路线、路况、速度等)、车内病人急救情况等出警信息,并传至120指挥调度大厅和急救中心,方便医生及时分析病情、安排救护,并增加救治透明度。目前系统已成功于包头市第八医院进行试点,月均参与现场急救达150余次,远程急救达10余次。
互联网+教育——从2011年至今,为学校提供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整合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如:在兴安盟,兴安移动为兴安盟教育局提供“云平台+城域网服务”,让兴安盟教育局所管辖六个旗县市教育局、282个学校、机构迈入大数据时代,进而利用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高效科学的信息资源服务和保障体系,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优化,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其中,数据中心的建设形成了一个区域性互联、互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的基础构架;“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可为学校教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的管理手段,可实现教学计划、考务、成绩、学籍、档案、课表、教材、学籍、教室、课程等信息化管理。
互联网+工业——内蒙古移动于2011年为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东矿公司提供了一站式、低成本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其矿业开发时的安全问题。从2011年建成至2015年使用期间,东矿公司能够有效地规范各矿点的采矿作业流程,监控石灰石储运过程中的扬尘、矸石场自燃烟气、污水的排放、东矿灰渣堆处置,监督设备设施运转、现场人员施工,及时发现违规改建、扩建行为,以及其他违规情况。不仅加强了内部资源的共享,同时提高其办公效率,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东矿企业整体形象。
互联网+交通物流——内蒙古移动基于物联网技术,积极为交通物流行业提供各种高效监管方案。如:为内蒙古高速公路建设开发公司量身打造的车辆实施监控平台,可实现现场拍照实现传输,确保车辆信息高效稳定的传入和实施安全监控,目前已在34处收费站安装;为鄂尔多斯达旗运输提供基于4G数据卡的公交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实现车辆调度、车辆定位等功能;为乳制品看业开发的“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可提供冷链温度采集、货运信息共享、到货验证等服务,实现冷链运输过程信息透明化、信息交换与管理网络化,确保数据实时性和流程标准化。
互联网+智能办公——内蒙古移动始终致力于信息化创新服务企业创新。如:为企业开发的“企信通”已覆盖区内电力、银行、政府、物流、互联网公司等行业约400家企事业单位,月发短信达63万条。
如今,内蒙古移动为各行业量身制订的差异化智能办公系统无处不在,为交通、物流、环保、农业、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注入创新活力,让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升级更具“智慧与效率”。并且,这些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应用,不仅更好地连接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而提供更好的连接服务,也让“万物互联”大连接战略得以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