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是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超载放牧、连年干旱,草原退化沙化比较严重。转机自2008年开始,这一年,全旗第一个节水人工紫花苜蓿草地实验成功。8年时间里,全旗节水人工草地面积已增至100万亩,盛产期草地每亩纯收入达到2100元。呈矩阵排列的喷灌机,在蓝天碧野间奏响一曲曲欢快的舞曲,在退化沙化的草地上画出一串串美丽的弧线。几年来,阿旗告别了以沙为代表的白、黄,建设起绿色发展新区,沙漠化的草原变成“中国草都”。8年巨变的背后,留下的是清晰的生态建设的足迹。
阿旗的变化只是赤峰市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赤峰市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发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开展了长期不懈的林业生态建设活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历经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艰难起步,六七十年代的全面铺开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三个历史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来,赤峰市依托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不断加快防沙治沙步伐。截至8月中旬,全市完成营造林99万亩,其中沙源工程44.34万亩,退耕还林12.01万亩,造林补贴试点3.6万亩,示范区0.5万亩,社会造林38.55万亩。同时完成育苗面积3.4万亩、容器育苗1.01亿袋。 (记者 李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