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松山区:打造农民增收“倍增器”
内蒙古新闻网  16-09-23 10:29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日前,赤峰市规模最大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松山区太平地镇大棚葡萄进入采摘期,种植户忙着采收,经销商的货车忙着装货,到处盈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该镇牛营子村的设施农业园区,葡萄种植户战武一席话令人“醒脑”:现在农民种地,就得瞄着市场来,市场需要什么,咱就发展什么。

  战武一家经营着一亩四分地大棚葡萄,今年已全部被经销商“包棚”收购,加上套种的小白菜,收入近5万元。战武说:“我这个棚,原来种蔬菜一年收入两万块钱,顶玉米40亩地;现在种葡萄一年4万多,能顶80多亩大玉米。”

  而在该区夏家店乡三家村的枣林里,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枣树以及红彤彤的果实。正在摘枣的孙大爷告诉记者:“我种大枣13年,每棵平均产30斤左右,一共20多亩地,总收入10万多元。没栽树之前是山坡地,一亩地也就几百元,现在收入是过去的好多倍。”

  松山区在全面落实赤峰市市委、市政府“3661”工程中,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打造农民增收“倍增器”,念好调、提、融“三字经”,卓有成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调,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做好加减法,增加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增加供小于需的品种产量,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改变农业生产在地区、品种、品级等方面的结构性不平衡。

  提,即农业生产的提档升级。就是围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水平。该区根据农业生产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提高了消费者对本地农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融,就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这方面,松山区树立“大农业”概念,既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拓宽农业产销边界,又运用跨界思维,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等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满足市场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让农业发挥出更大的正向外部效应。

  通过调、提、融,松山区成功打造了穆家营子镇、当铺地满族乡、夏家店乡等多个生态休闲农业示范点;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33家,使全区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68家。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44.2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53%;全区投资100万元以上农畜加工企业达到25家,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40.7%。(记者 杨丛坡)

[责任编辑 郭志伟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霍林河机场完成首次校飞
通新客专项目进展怎么样了?
内蒙古最高公路桥梁架梁施工
创意镂空画美翻校园,这俩姑娘真会玩儿!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第十四督查组来内蒙古开展督查
• 李纪恒在呼伦贝尔市调研时强调:坚决守住生态这条底线 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 内蒙古发现国内最大晶质石墨单体矿
• 布小林: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 关于2015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全区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引发热烈反响
• 首届内蒙古青年电影周开幕
专题推荐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