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避免“大锅饭”为管理体制“打补丁”
所有试点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统筹推进,在抓好国家政策贯彻落实的同时,根据实际制定出台了《全面推开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等72个配套文件,自治区层面的改革政策框架基本建立,改革的方向、路径和举措已经明确。
以去行政化为突破口,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目前,各试点城市、71个旗县都组建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均不再兼任公立医院院长职务。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施公立医院理事会制度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健全医院内部管理制度。
以强化“三医联动”为重点,构建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在医疗方面,各试点城市、旗县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对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各级政府共增加财政补助3.5亿元。各试点城市和大部分旗县通过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和医疗费用指标监测等途径,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先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在医保方面,各试点城市和旗县均开展了总额控费基础上的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复合付费方式改革,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报销比例达到60%-70%。呼和浩特等6个盟市实现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同时,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将临床路径管理纳入公立医院医疗质量评价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在医药方面,所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均通过自治区药械平台统一采购。药品采购限价较改革前降低19%,2015年同比节约采购资金9亿元,高值医用耗材限价下降20%左右。继续采取县乡村一体化捆绑配送模式,增强基层和边远地区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全面提升就业质量:让每一个就业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1030座温室,5000亩温室种植面积,吸收320户农户入社经营,带动2000余名农牧民工实现本地就业。如今,通辽市开鲁县大榆树镇利民村村民丁乃民创办的开鲁县乃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事业版图越铺越大。早年在外打工的丁乃民,在掌握了反季茄子栽培技术后带着创业梦想回到家乡。在返乡农牧民工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合作社的发展前景看好,也带动了更多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自启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以来,我区出台多项改革政策,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优化创业环境,激发政策活力,提高就业质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我区启动“创业内蒙古”行动,实施创业领航、创客逐梦、创业筑巢、融资畅通、青年创业、返乡农牧民工创业6项计划;出台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下发了规范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收费标准的通知,突出市场导向和企业用工需求,调整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标准。
为解决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我区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政策扶持、培训服务等措施,鼓励各类需就业群体到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先后下发了做好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中小企业人才储备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公益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加大落实各类针对性措施,引导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今年截至6月,全区新增就业15.1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7万人。
为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我区加快推进盟市、旗县人力资源市场整合,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展服务内容。出台并下发了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针对高校毕业生实行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搭建就业“云服务平台”,此项措施被中国就业促进会评为2015年地方就业创业创新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