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深度内蒙古 正文   
【国庆特别策划④】消费·新玩法“搅热”节日市场
内蒙古新闻网  16-10-04 09:4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9月30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携程旅行网发布了《2016十一旅游报告与人气排行榜》,其中预测2016年十一旅游市场预计接待5.89亿人次,出境游人次预计将接近600万,创历史新高。

  10月2日,游人在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参观。国庆黄金周第二天,全国各地旅游市场呈现升温态势。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报告认为,旅游已经成为十一最主要的消费项目。今年十一有将近一半中国人外出旅游,成为有史以来国内出游人次最多的黄金周。报告显示,受到多种有利因素推动,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信心稳定,旅游市场供需两旺。2016年十一旅游市场预计接待5.89亿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收入4781.8亿元,同比增长13.5%,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而哪些城市居民黄金周最舍得在旅游上花钱?研究人员通过对国内游、出境游等产品的数据分析,上海、北京、沈阳、杭州、广州、大连、长春、天津、深圳和南京成为人均花费前十名的城市。上海、北京市民消费能力领先,在线旅游人均费用超过5000元。

  据携程跟团游、自由行预订数据,预订最多的度假产品是跟团游与自由行,但游客出游方式日趋多样化,定制游、目的地参团以及丰富的当地玩乐产品,成为十一出游的新选择。

  在线旅游网站和手机移动客户端成为游客查询、预订的重要渠道。人们在出游时越来越依赖手机,据在线预订携程团队、自由行产品的订单数据,黄金周近三分之二的订单来自移动端。当地玩乐、门票等碎片化的产品,边走边订成为主流,8成以上消费发生在手机端。

  调查显示,国庆期间出游的居民首选国内跨省游,之后依次是出国游、港澳台旅游和近郊游。出境旅游需求依然旺盛,报告预测黄金周出境游人次预计将接近600万。

  今年黄金周,首次有大量消费者通过定制游平台量身定制路线出游,同比增长400%。在境外一些长线目的地,如美国和加拿大兴起了一种叫做目的地参团的出游方式。游客自己预订机票等大交通产品,而旅行社提供小交通、餐饮、住宿、当地导览等地接服务。这给一次旅行要抵达多个不同目的地、或者本身因差旅、探亲等因素身在国外的游客,提供了更灵活,也更深度的游玩方式。国庆期间,在部分目的地,选择目的地参团的游客比例已经占到四分之一。

  数据显示,韩国、泰国、日本、印尼、美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马尔代夫、俄罗斯成为出境游人气最高的前10大目的地国家。国内游方面,人气排名领先的是杭州、三亚、昆明、上海、北京、九寨沟、丽江、桂林、厦门、西安。

  10月2日,记者从呼和浩特铁路局了解到,国庆首日,呼铁局共发送旅客18.09万人次,创国庆发送旅客同期新高。其中,草原动车组发送旅客2.11万人次,创草原动车发送旅客历史新高。

  据悉,国庆客流主要以长途旅游观光和探亲访友为主,旅客出行目的地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旅游热门城市以及临河、乌海等周边地区,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正值额济纳胡杨林最美的季节,观光旅客显著增加,呼和浩特至额济纳的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

  为方便旅客购票进站,呼铁局在开设180个临时售票窗口、32个代售点、148台自动售(取)票机的基础上,在售票厅、进站口、站台、地道等关键处所统一设置引导标识,安排专人提供购取票、中转换乘等引导服务。在客流高峰期采取分时进站、分区域候车等分流措施,充分利用站内广播、LED电子显示屏等音视频设备,加强对列车时刻、检票口、停靠站台宣传引导,避免旅客误乘、漏乘。

  在商场里试一试,嫌贵?网购去!

  近几年来,首府的消费模式发生着一场惊人的变化:电商正凭借独特的便利性和购物体验,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购物渠道。然而,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记者发现,在这重要的商业促销节点上,消费者的购物模式正从“一网独大”的线上消费悄然转变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体验式消费”。

  9月30日,兴安路上的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两虎相争,分别在“十一”期间推出了成交价折上折、购物抽红包、10元顶200等促销活动,商场里的店铺也纷纷推出各类特价产品。一位店主告诉记者:“我们的促销活动与天猫旗舰店同时进行,消费者完全可以线上购物线下体验。当天下午,在昭乌达路的苏宁电器店内,各个家电品牌也都为“十一”期间的促销活动而准备着,商场也策划了买赠、抽奖等活动。“整个‘十一’期间,我们会保证每一位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不高于网购价格。”苏宁电器的一位销售人员表示。

  在维多利购物中心,记者了解到,不仅店内不少商品参与返券、打折活动,“十一”期间商场也将延长营业时间,不断给出时段性优惠。记者了解到,除此之外,商场还举办了沙龙讲座等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线上浏览方便,线下好体验,哪儿便宜就去哪儿买。”已做好“十一”购物预算的市民崔冬梅说。

  “线上+线下”的新模式如今已经逐渐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认为,单纯的店面或者网络销售模式都有一定局限,从未来商业发展来看,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商业销售模式将成为必然趋势。

  这几天,磴口隆盛合镇海子沿村三组村民汤红霞非常忙碌,因为这几天她开的渔村农家乐正在迎来了“十一”黄金周。 

  近年来,磴口将渔业生产与休闲、娱乐、乡村旅游、餐饮等行业相结合,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渔业资源保护、拉动就业、加快渔业结构调整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全县休闲渔业产业类型主要有养殖垂钓与餐饮集合型、休闲垂钓和餐饮集合型、生态观光型。经过几年的发展,休闲渔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8月末,全县休闲渔业已发展到15家,总面积3万多亩,垂钓面积2000多亩,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吸纳劳动力近100人。

 

  据商务部数据统计发现,春节和国庆节两个假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全年的22.5%和35.9%,二者合计占比近六成,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开支都集中在这14天花了。

  据商务部数据,2015年,我国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万亿元,人均每天消费6.1元,而在国庆节期间,人均日消费是平日(除春节、国庆节外)的43.7倍,为113.7元,如此计算,十一黄金周,平均每人消费了795.6元。

  今年全国人民的消费能力将有11%的增长,2016年春节期间日均消费从去年的968.6元上升到1077元,据此,根据历史数据建模计算,预计本届黄金周七天假期,人均消费将达到882元,平均日消费12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十一”黄金周是市民消费的高峰期,针对国庆假期消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消协提醒市民:消费别冲动,一定留票据。

  看清“买几赠(返)几”

  国庆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家推出了消费赠(返)券活动,如“买100赠(返)100”等。一些消费者在满足活动条件后,却发现赠(返)的消费券有诸多限制,比如不能本次使用,比如只能用来购买固定类型的商品等。消费者在参加此类活动前,一定要看清活动规则,切忌冲动消费。

  谨慎办理预付费消费卡

  一些服务型机构会在黄金周推出办理预付卡的促销活动,消费者投入越多,享受的折扣就越大。比较常见的有:美容美发卡、健身卡、洗衣卡、就餐卡、洗车服务卡、游泳卡等。不过,在办理预付费或储值卡时不要冲动,要留心了解这家机构的规模、资质、客流、服务等情况后再做决定,不要因折扣价格优惠吸引人就大笔投入,小心被不良商家“忽悠”,甚至出现钱没花完店没了的情况。

  购买过季产品要谨慎

  正值换季,一些商家会以优惠打折的方式,销售一些过季商品,比如夏装、凉席等。消费者买完这些过季商品后,可能不会马上使用,但需要提醒的是:“三包”期限是从购物凭证上的日期开始计算的。所以,购买过季商品不应只注意价格,更应注意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内容、期限等,别因贪便宜最后吃“哑巴亏”。

  索要和保留消费凭证

  购物发票或收据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证据,因此,消费者要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等凭证并仔细保管好。消费者在索取发票的同时,应注意查明商品名称、数量、价格、是否有公章、公章名称与商家名称是否一致等,以便发生消费纠纷后有据可查。

    1、旅游陷阱

  国庆长假期间,外出旅游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安全是旅游的第一基本法则,建议游客出游前务必购买保险,尤其是各种意外险,保险产品是对冲旅游中发生风险意外的有效法宝,旅行社责任险并不包揽一切,旅行社并不负责赔偿因游客自身责任发生的事故赔偿。如果选择自驾游,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及时了解旅游目的地客流、车流和住宿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旅游行程。

  2、购物陷阱

  节日期间,各种打折、促销活动铺天盖地。每到节假日,发生在商超里的消费纠纷就会有所增加。商家常见的促销陷阱有:节日期间抬高商品标价,然后再打折,消费者以为得到实惠,其实价格并不比平常低;少数商家利用节日期间特价优惠,超低价处理积压商品或有质量问题的商品;举行虚假的抽奖活动,号称大奖可获得现金代用券,抽奖后以“解释权归商家所有”等理由不兑现,更有少数商家利用抽奖活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因此,提醒消费者购物时应慎购“打折”商品,不要被商家以让利、大甩卖、门面到期、转让等促销广告迷惑而盲目消费。

  3、餐饮陷阱

  国庆期间市民到饭店用餐频率增多,预定聚会用餐时,不能只为图省事口头约定,建议将用餐时间、价格、菜名等提前进行书面约定,支付定金时更要留有凭证;在购买商家的团购券、代金券时,一定要看清“使用范围”,做好必要的咨询。结账时要仔细核对消费账单明细,避免酒店误收或多收餐费,及时索取消费凭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编辑:魏佩)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十一”长假 内蒙古博物院很火爆
有一种国庆叫秋收
走进“普罗旺斯” 醉美薰衣草惹人爱
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越野e族2016“阿拉善英雄会”隆重举行
• 呼和浩特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二期工程开工
• 内蒙古军区举行国庆节升旗仪式 杨俊兴等参加
• 【国庆特别策划②】乐游·邂逅深秋醉美的内蒙古
• 张力:确保严明换届纪律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 冷极今冬有温暖
• 全区金融机构拟投放信贷近60亿元支援抗旱救灾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