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乡村旅游富了农民乐了市民
内蒙古新闻网  16-10-12 21:03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长河) 金秋时节,赤峰红山区文钟镇三道井子的9号农家院生意火爆,大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在城里打工10多年后返乡创业的店主冯小杰说,红山区的乡村离城区近,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修了路,通了公交车,和城里就差10分钟车程,做乡村旅游是个正确的选择。

  “一进院,就看见土墙草顶、原木长廊,进了店,入眼的是炕席草帘,旧门旧窗老物件,打眼一过,就是乡间记忆。住在城里的人们忙碌了一星期,到乡间来品尝农家菜,住住农家屋,享受一下乡间的悠闲。”城里游客白先生说。三道井子村委会主任杨平说,在这里吃到的粮食是纯手工劳作种植的,鸡鸭驴是自养的,厨师是当地农民,连服务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清一色的“农字牌”,朴实厚道,游客特别喜欢,都说这里更像家。悦农山庄就在三道井子村路边上,“千年坑烤”是主打菜品。客人一进院,烤炉即点火,工作人员同时安排客人体会乡间游乐,或采摘或垂钓,或参观乡野风光,乐此不疲,直至烤肉上桌。游客说,到这里就餐,品味四千年前夏家店的烹饪技艺,同时还能够散心找乐,最主要的是和在自己家里一样,想咋玩就咋玩,真是太开心了。

  最受城里游客喜爱的是到乡间去采摘。文钟镇东三眼井村村民王凤茹是种植能手,她种出的圣女果果型美,果色艳,果味甜中带酸,游客特别喜爱。在红山区首届圣女果采摘节上,半天时间她就接待了200多游客。“红山区的农村有特殊性,不仅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更有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把乡土文化中的淳厚和质朴、热情和真诚渗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里,成为一种特定的经营标志性行为,农民富了,城人乐了!”文钟镇党委负责人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红山区已拥有乡村旅游接待点90余处,其中星级接待户2户,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处,分布于红山区近郊的文钟镇、红庙子镇和桥北办事处。除了东三眼井蔬菜采摘区外,还有文钟镇三眼井鲜花采摘区、黑沟门杂粮采摘区、红庙子镇西水地水果采摘区和桥北办事处六大份葡萄采摘区,大部分都是日光温室,不分四季,随时采摘。

  据红山区商贸旅游局负责人介绍,红山区把乡村旅游定位为原乡生活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分为近郊旅游区、红山文化体验区和农耕文化体验区3个区域,将建设10个特色旅游村,近期将启动由社会资本投资的10个乡村旅游项目。红山区的美丽乡村,不仅是休闲胜地,还会成为投资热土。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色彩斑斓似蝶舞 五角枫林迷醉游客
鲜花送祝福
【表情】乌海湖,“点睛”城市转型
感受自然美景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 蒙东首条高铁启动全线上部结构施工
• 野生内蒙古大麦草再次现身锡林郭勒盟
• 走进“普罗旺斯” 醉美薰衣草惹人爱
• 投资80亿元的奥特莱斯世界名品折扣城在包头开业
• 呼和浩特七位副市长集体亮相 详解重大民生工程进展
• 内蒙古向北开放:“铁公机”辐射4200公里边境线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