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答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开会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如何搭建创新载体,对查摆出的问题即刻整改并落实到底?
内蒙古的答案是——结合实施扶贫攻坚、创业就业、平安创建、百姓安居、人才强区、干部素质提升“六大工程”实践载体,把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接访、大落实“四大工程”贯穿始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开展专项整治、突出民生导向、强化正风肃纪等将整改进行到底。
驻村联户、结对帮扶、限期整治……形式多样的整改落实让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见到实效。
镜头回放到2014年,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每天都有喜讯在传递:
5月16日清晨,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嘎查“党员中心户”敖其尔带着喜讯兴冲冲地来到生活贫困的乌云其木格家:“乌云姐,你申请的棚圈和扶贫项目都定下来了,棚圈这几天就开工,扶贫款也快到位了,你又可以买两头牛了!”“真的吗?前些天,旗里、苏木的干部到家里来,了解了我的困难,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回音了。”喜悦瞬间绽满了她的脸庞。
5月30日上午,额济纳旗医院急诊室热闹非凡。听说解放军第513医院专家来坐诊,因脾出血手术的乌尼乌兰早早赶来做术后复查。他高兴地说:“政府真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专家会诊,太方便了!”
6月2日,青山区卫生局副局长孙东拎着水果和牛奶来到鹿景苑社区老党员王嘉玲家:“大娘,这几天感觉怎样,好点了吗?”“小孙,快坐下!已经好多了。多亏你跑前跑后的,从手术室出来大娘第一个见到的就是你,感谢你呀!”“大娘,您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您赶快好起来我就高兴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孙东承担了鹿景苑社区3个特困家庭的重点帮扶任务,王嘉玲便是其中之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各级党组织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征求到的意见不回避、不等待,查一个改一个,让活动成果真正落到实处,干群的心紧紧相连在一起。
针对整改落实事项,各地区都按照“两方案一计划”制定出任务书、画出路线图、确定了时间表,确保各负其责钉钉子,一件一件有着落,整改直达“神经末梢”。
统计资料显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县处级以上单位清理违规公务用车2225辆,停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项目24个,“三公”经费压减16.3亿元,压缩31.4%;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等问题170个,处理245人;查处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1166件,处理346人;纠正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突出问题204个,涉及金额300.4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100人,查处不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和侵占挪用各种补助资金问题129个、金额1206万元……
此外,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党委建立了三级联动整改机制,突出民生导向抓整改,分级分层分类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盟市、旗县(市、区)直属机关单位围绕解决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等问题;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围绕解决滥用职权、吃拿卡要、执法不公等问题;苏木乡镇、街道围绕解决不关心群众冷暖、责任心不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弄虚作假等问题,嘎查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围绕解决软弱无力、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办事不公等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下大力气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推动好、解决好。
在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积极影响下,社会上请客送礼、拉关系、找门路的现象正在减少,盲目攀比、挥霍浪费、大操大办等行为明显改观,规矩意识、节俭观念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