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对于内蒙古而言,战略意义非同一般。
2014年初,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我区瞄准“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轮驱动,守望着绿水青山,守望着林海草原。
绿化主打“乡土牌”绿山头与富百姓并驾齐驱
虽然节气已过了“大寒”,然而,蒙草抗旱研究院和林研发基地门前依然是一片翠绿。“这是假草吧?”看到记者疑惑的目光,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笑了,伸出手拨动着那片绿色:“你看,这就是我们研发出来的长青石竹,还有沙冬青。这些植物耐寒耐旱,习总书记去年来这里的时候,还夸奖过呢!”
习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时,提出了“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的要求。我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在治沙、治水、治碱的过程中,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推广使用乡土植物品种,采用科学配置防治模式,加大推广应用力度,确保了荒漠化防治的质量和效果。
2014年新年伊始,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力德苏木就迎来“开门红”,与一家区外企业合作建设枣树、核桃树、野樱桃等本土经济林种植基地,预计总投资36亿元。乌审旗在造林树种的选择上,不仅注重造林的生态效益,还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大面积推广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杨柴、沙柳、山杏、山桃等乡土树种和经济林种。
赤峰市敖汉旗2014年调整了经济林发展模式,由大面积栽植向中小型精品园建设转变,同时引进了寒红梨、锦绣海棠等新品种,成活率、保存率和经济效益均大幅提高。
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收获的是绿山头与富百姓的双赢。
蒙草公司牢记着习总书记的嘱托。2014年7月,蒙草公司承担的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呼和浩特总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地的种质资源库都在逐步建设中。与此同时,蒙草公司还在呼伦贝尔市、锡林浩特市、阿鲁科尔沁旗等内蒙古草原不同类型地区建立乡土植物研究机构,对当地的生态修复和种质资源开发进行基础性研究。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对内蒙古以及干旱半干旱草原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进一步培育、驯化和应用。”王召明说。
2014年,我区在深入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地区防沙治沙专项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同时,有序开展了六大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
“自治区六大重点区域绿化实际上在我区构成了一个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每一类区域的绿化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秦富仓说。
绿色曾经是乌海人心中最奢侈的颜色,如今已成为乌海的主色调。
2014年,乌海市着力建设“两环、三带、四山、多点、大园林”的生态系统,并开始有了“俏模样”。在城区,矮的花草、低的灌木、高的乔木错落有致,形成了三层屏障。
据统计,2014年,全区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008万亩,重点区域绿化209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50万亩。
沙地沙漠日益缩减,荒山荒坡绽放新绿,公路村屯枝繁叶茂。内蒙古大地上,满目葱茏、绿草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