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亮丽风景线 乌海新跨越】乌海: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升级
内蒙古新闻网  16-11-01 11:15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编者按】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乌海市调研时强调,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乌海市第七次党代会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产业化的思维经营农业、以市场化的手段营销农业,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健全龙头企业与农区居民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葡萄全产业链发展,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沙漠葡萄酒生产中心、沙漠葡萄酒文化中心,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全力打造“中国·乌海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之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蔬菜种植政策激励,提高蔬菜自给能力。培育发展新型现代农业载体,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并进。

  葡萄种植面积达3.2万亩,葡萄酒年生产能力达2.1万吨,“乌海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启用,成为“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和国家区域性葡萄酒检测中心……近年来,乌海市现代农业发展硕果累累。

  乌海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创新转型,深化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调整产业结构走产业多元化发展道路

  乌海市独特的地理条件较为适合葡萄种植,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番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多年来,乌海市高度重视葡萄产业发展,将葡萄产业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产业带动力、抗风险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目前,全市葡萄种植基地面积3.2万余亩,葡萄年产量达万吨,涉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的企业33家。其中,葡萄酒加工企业4家,年生产能力21300吨;保鲜流通企业11家,贮藏保鲜能力达12万立方米。鲜食葡萄销售收入过亿元,葡萄加工产品销售收入达2亿元,葡萄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区居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乌海市坚持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农家特色餐饮为主的小型农家乐日益丰富,成为城郊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市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类型和具有休闲农业功能的企业达12家,以乌海机场路两侧为主体的农业休闲观光带初具规模,汉森葡萄酒品鉴、金沙湾沙漠特色旅游、云飞保护地葡萄采摘等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包括沙漠旅游、池塘垂钓、特色采摘、度假体验等一系列休闲农业产品。

  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乌海市积极推进葡萄全产业链发展,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沙漠葡萄酒生产中心、沙漠葡萄酒文化中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全力打造“中国·乌海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之都”。

  9月3日至5日,中国·乌海2016“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在乌海市成功举办。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集中开展了开幕式、葡萄酒嘉年华巡游、“以书会酒友·乌海最多彩”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系列展、世界沙漠葡萄酒论坛、第22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世界沙漠葡萄酒联盟成立签字仪式暨宣言墙落成揭幕、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微酿课堂、庄主论坛、颁奖典礼等14项活动,促成了一系列项目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乌海的城市影响力,确立了乌海市在国际沙漠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依托本地葡萄、蔬菜产业发展优势,乌海市还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以海勃湾机场路为中心,以葡萄种植为基础,形成各具特色、产品互补的葡萄酒加工企业和以保鲜贮运为补充的葡萄加工产业带。以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为中心,以规模化现代种养业为基础,辐射带动形成以畜禽产品加工为主体、优质粮油和特色山野蔬菜加工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产业区。依托三区近郊,利用紧邻城市的地理优势,以日光温室反季节种植为基础,形成以果蔬保鲜贮运为主、特色农家食品加工为补充的近郊农业产业区。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乌海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工商产业资本纷纷投向农业。“十二五”以来,葡萄种植、温室建设和规模化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90%投资来源于工商业转型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备案的农业企业达82家。其中,已认定的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盟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随着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第一产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逐年增长。

  乌海市把农区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模式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的重要手段,大力扶持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农业补贴扶持政策中,将规模经营作为政策实施对象的必要条件,把合作社统一组织视为同一经营主体,并按照规模经营对待,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60家,包括葡萄协会、蔬菜协会、农业机械化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经营区域基本覆盖全部农业生产地区。全市葡萄种植、温室建设和规模化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中,公司和合作社建设比例达95%以上。(记者闫高乐)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制作烙画
免费体检
唱响爱的旋律
音乐传递梦想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鲁迅是“暖男”!快快来看,114年老照片!
• 没有添加剂,就是“绿色食品”吗?
• 鄂尔多斯公安系统三名干部涉嫌行贿案侦查终结
• 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 李纪恒传达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 涨姿势!看李安新片前你需知道这几个问题
• 用了这么久,身份证有国徽的才是正面,你知道吗?
• 绝望不?全球男女薪酬平等预计还要170年!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 【专题】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