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内蒙古历时三年“抢救”多处元上都遗址罕见碑刻
内蒙古新闻网  16-11-09 21:54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8日对外披露,该局历时三年抢救了多处元上都遗址罕见碑刻。

  元上都遗址位于广袤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这里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也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内蒙古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说,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内蒙古文物局历时三年除了对元上都遗址所发现的元代碑刻予以收录,还对元代文集中保存下来的与元上都有关的碑文,如《上都大龙光华严寺碑》、《上都翰林国史院题铭记》、《上都新军管军千户夹谷公墓志铭》等影印进行收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上都遗址出土的一通阿拉伯文墓石上刻有“奉崇高的真主之名,真主赐福于真主的使者、穆斯林的埃米尔、至仁至善的挚友穆罕默德”等铭文。

  “这通阿拉伯文墓石,反映了生活在上都地区穆斯林民众的信仰情况。关于元代穆斯林民众在蒙古草原生活的情况,《元史》等记载极少。”王大方认为,在元上都遗址“抢救”出的这一阿拉伯文墓石的价值意义非凡。

  “此外在元上都遗址内外,从出土文物中可以见到多元文化的表现。”王大方说,这里出土有供祭祀的汉白玉蒙古人像;道教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陶雕像;儒学铜镇尺;中国象棋子等各种文物,对于研究元上都遗址有着重要价值。

  据内蒙古文物局通报,三年中,当地文物局还对蒙元时期的回鹘式蒙古文、古叙利亚文、八思巴文、汉文碑刻等给予重点收集。目前以《草原金石录》六卷本的形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被认为是蒙元史研究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李爱平)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聚焦大数据产业
【现场】酒店餐饮服务业职工职业技能比拼
智慧童年 快乐航模
【表情】本土画家请您看画展!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盟市委书记访谈】那顺孟和:践行新理念 推动新发展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视频会议 部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 内蒙古这些生态旅游地被写入“国家建设规划”
•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全面深化医改 更好服务群众
•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系统直属机关工委改革办农牧办联合召开干部大会
• 自治区统一战线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王莉霞讲话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 【专题】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