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园内本地特产展示
巴彦淖尔素以雪花粉、华莱士蜜瓜、羊肉、瓜子等农副产品闻名,然而,地处祖国北疆,这些优质特产如何“走出去”是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过,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这些农副产品“走出去”也变得有路可循,快递业则为农副产品长上了“双腿”。
随着园区内创业创新孵化基地近日正式开放运营,巴彦淖尔临河区电商产业园区由单一的快递园区发展成为快递、电商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
企业要集聚,产业要集群,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电商产业同样如此。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电商达1017家。在众多电商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弊端开始显现,比如:配套服务不完善,专业人才稀缺,电商之间缺乏交流、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等。此外,与电商休戚与共的快递企业,也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相互之间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信息互通水平和服务共享能力不强。因此,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亟待通过“整编”,抱团发展形成合力。
怎样将这些资源要素集聚起来,有效服务于电商产业?
巴彦淖尔临河区电商产业园区的前身巴彦淖尔市快递园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一家羊绒企业旧厂区的闲置厂房改建而成的。园区占地56亩,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园区建立之初,在市邮政管理局的牵线搭桥下,几家主流快递企业在2015年先后入驻,成为园区首批成员。
“市邮政管理局领导带我们来这里考察,帮我们在厂房租金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协调。这里的厂房高大宽敞,非常适合仓储。入驻成本也比新建仓库低,这里房租一年10万元,再加上简单装修,总共需要50万元左右,而新建仓库成本在150万到200万元之间。多方面考虑后,我们率先搬了进来。”巴彦淖尔市申通快递的负责人班新国告诉记者。
现在,已有13家快递企业入驻园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快递服务电商也更方便了。摒弃小打小闹的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的仓储,快递企业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更高了。
今年,这个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通过与临河区政府的深度合作,园区的配套更加完善,形成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服务平台。经过重新翻修、规划设计,电商一号楼和二号楼陆续投入使用,相关配套也逐步完善。目前已经吸引30家B2C(企业对个人)企业和150多户C2C(个人对个人)商户入驻,电商集聚之势初步形成。
记者在这里看到,园区设施齐全,还提供餐饮、住宿等场所;同一栋楼内,有网页设计、产品摄影等上下游各类公司,为入驻的企业提供细致的服务。
但这些并不是园区的最大魅力所在。“入驻之后,我们看到园区为企业提供了包含软硬件、覆盖电商整条产业链的服务,可以说对我们这些小微企业精心呵护。当然,我最看重的是这里有广阔的资源可以利用,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复制,可以少走弯路。这是我们电商发展最需要的土壤和养料。”内蒙古小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张其说,“大家在同一个区域内办公,有时间还可以到其他电商公司‘串串门’‘取取经’。所以说,这里是一个最适合电商发展的生态圈。”
除了为电商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平台,园区还致力于扶持更多有志向的青年“触网”创业。“目前,我们为入驻园区的个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免费的培训以及优惠的金融贷款,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专业服务,让他们更好地实现创业梦。”园区负责人杨海兵说。
如今,巴彦淖尔的名优特产品搭上了电商快车,这势必极大地提高了巴彦淖尔农畜产品的销售量和美誉度,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而快递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制造业的作用也在逐渐强化。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王锦兰介绍说:“电商产业园区的建设对巴彦淖尔地区‘电商+快递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对巴彦淖尔特色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走出去’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快递物流、仓储和电商的融合起到了复合递增作用。通过系统性地降低电商物流综合成本,能从根本上破解巴彦淖尔特色农副产品‘卖出难’的电商物流瓶颈。下一步,我们还要在安全生产和整合资源上下功夫,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记者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