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秉军: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为我区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勾画了三大实现路径:
首先,加快工业“四大基地”建设。一是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重点推动我区4条特高压通道及配套电源点尽快投产,到2020年,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二是建设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加快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现代煤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三是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积极构建“探采选冶加”、“煤电冶加”一体化有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20年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产业产值达到540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四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乳品、肉类加工、羊绒、粮油糖加工、马铃薯(果蔬)加工、饲(草)料和特色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到2020年,绿色农畜产品产业产值达到6000亿元。
其次,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0年煤炭、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化工初级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将分别达到50%、70%、65%、90%以上。二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推动技术装备升级换代。三是继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区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四是以新能源汽车制造、稀土新材料协同制造等平台为载体,推进协同制造、智能制造。五是积极争取国家三基工程、创新中心政策,建成国家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创新基地,构建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第三、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真正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达到4200亿元,占比超过20%。
实现“三大路径”,要强化“六大保障措施”:
●一是促进工业投资。
●二是稳定工业增长。
●三是推动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是加快推动两化融合。
●五是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六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工业化主导作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五化”协同,未来5年,走出一条符合内蒙古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希望,是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奋斗目标。
坚持“五化”同步,完善新型工业化思路。新型工业化是根本动力,信息化是加速引擎,城镇化是实现载体,农牧业现代化是发展基础,绿色化是重要前提。我们既要把握“化”是过程,在推进内蒙古转型发展中统筹考虑“五化”关系,又要把握“化”是结果,注重提升工业化质量和效益。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新型工业化动力。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样要突出创新核心作用,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
坚持产业融合,提升新型工业化支撑能力。要重点抓好:以产业融合为方向,加快互联网与工业跨界融合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融合发展、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以产城融合为方向,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要求,推进赤峰中心城区、呼伦贝尔中心城区、兴安盟中心城区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提高工业化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区域联动,拓展新型工业化空间。要重点抓好: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坚持联动周边、双向开放、多边合作,以开放促进改革、推动发展,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全力建设重大开放平台,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发展跨境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人文交流往来,着力推动内外区域合作,建设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以区域协同为方向,加快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和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乌大张合作区建设,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配置,提高新型工业化要素支撑能力。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帆、李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