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新成在检修设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
18点一刻,下班时间,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一派整肃的工作状态。1200平方米的大厅,26个工作位,身穿深蓝色上衣的工作人员依旧端坐在电脑前忙碌着。
栗新成是这“深蓝色”中的一员。他长着一张团团的娃娃脸,眼睛在正前方十几米宽的大屏幕和工作位上的电脑间来回切换。盒饭已经送来了,就搁在键盘旁边,栗新成左手托腮,右手在操作鼠标的间隙随便扒拉上一两口。
“化学工程‘三只眼’,说的是温度、压力和流量3个紧盯。中央控制室24小时不离人,当班时间吃饭就是这样对付的。”栗新成笑着说。
说起气化,懂行的人都知道,那可是煤制甲醇所有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技术含量极高。“加压后的水煤浆,连同空分送来的高压氧,通过烧咀进入气化炉,二者在炉内进行化学反应,得到富含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粗合成气。再经过增湿、降温、除尘等技术处理,就制成了甲醇。”栗新成尽量用通俗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他的工种。
从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先在久泰能源总部山东临沂罗庄区实习,从变化炉操作工做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很快便被派到现在这个岗位工作。2008年,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10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在准格尔旗大路新区开建,2010年投产。项目建成首次投料,就是栗新成完成的。
气化反应瞬间完成,考验的是准确的判断和高超的技术。2015年冬天,一个气化炉的内件发出高温警报,2分钟内,气温从250度升至310度。栗新成当机立断,按下切断按钮。工作人员赶去现场时,发现炉壁已经完全烧红。“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一旦烧穿,里面的高温气体喷涌而出,会发生人员烫伤甚至死亡事件。着火是肯定的了,这几千万元的炉子肯定就废了!”栗新成说。
氧泵跳闸是气化环节最常见的问题,也最让人头疼。栗新成反应敏捷、处置得当,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在公司安全生产评比中,栗新成和他的团队经常名列前茅。他连续几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曾创下安全生产2000多天的骄人纪录。伙伴们夸他艺高人胆大,他自己知道,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
虽然实现了自动化,全部在电脑上操作,栗新成还是告诫自己腿不能懒。“比如,电脑显示设备报警,去了现场才知道是真报警还是假报警。若是真报警,就要迅速处置;若是假报警,则需要调整仪表。”栗新成是个有心人,每次检修气化炉,他都要做好台账,以便前后比对、查询,保证每台炉子都能“健康长寿”。气化技术推陈出新,栗新成每天都要上上网,到国内外各大煤化工论坛取“经”。
栗新成了解气化炉,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的炉子“听话”“懂事”,运行几年也不出问题,“好比家里那个忍辱负重的大孩子。”有的炉子“调皮”,栗新成就得格外关注,给予它特别的“爱”。一旦这个调皮的“孩子”出了状况,栗新成必定不吃不睡、昼夜守护,直到它恢复正常。“一般炉子最长能运行120天,我的炉子能达到158天。”这是栗新成最感自豪的事情。(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雪芹 施佳丽 郝雪莲 孟和朝鲁 怀特乌勒斯)
记者点评
术业有专攻。包括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10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在内的一个个凝结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成果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破茧而出,推动着我区煤炭资源的精深加工和就地转化,延长了煤炭行业的产业链条,提高了煤炭及其衍生产品的附加值。随着我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的逐步构建,需要大量新型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来适应、支撑这种技术内涵和产业外延的革命性变化。栗新成和他的伙伴们,正担当着这样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