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鹏强和徒弟手握刀杆,感受刀头的震动。记者孟和朝鲁摄
眼前的戎鹏强50岁出头,肤色微黑,面目清俊,一身蓝色工作服洗得干干净净。“就叫我戎师傅吧!”他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包头本地口音里夹杂着浓重的江苏味儿。
这个“戎师傅”可不简单。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29岁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今年4月30日,央视《大国工匠》以八分半钟的时长对他的事迹进行报道……
1983年,戎鹏强进入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502车间,成为一名深孔镗工。深管镗孔,就是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那时年龄小,看到33米长的车床,惊呆了。”回忆头次上工的情形,戎鹏强笑了。
“没有捷径,只有苦练。当年师傅这样对我说,后来我也这样教徒弟。”父母是江苏人,戎鹏强在包头出生、长大,自小能吃苦、好钻研。一点点摸索、试验,终于掌握了高强度合金深孔加工技术,像镜面一样光溜的镗刀在他手里变得服服帖帖。
戎鹏强的“传奇”故事,北重集团的老职工随口就能说上几件。“那年,厂里接了批民品高压釜的任务,量挺大,时间也紧。要是按惯常的转数和刀量参数生产,肯定完不成。当时没有人敢动这些从前苏联引进的设备,戎师傅偏不信邪,大胆改进刀具的角度,从一天生产1个增加到一天生产2至3个,大大提高了效率。”北方重工报总编审贺占军说。
2012年,一个国内某试验装置的关键部件订单在国内转了几圈,无人敢接。在长8米的钢质圆棒料上打一个孔径28毫米的通孔,通孔只有大拇指粗细,加工深度却有三层楼高。管体孔深长度与孔径长度之比大于100倍的圆柱孔即被称为超长径比深孔,而该部件的长径比却达到了近300倍。“我以前做过100倍的,试着接了。”戎鹏强说。
超长小孔径身管由于管体孔径小,加工时根本看不到刀具在零件内部的切削状况。没有参照物,没有编程,只能以手当“眼”。戎鹏强总结出“摸、听、看、量”四字诀,摸刀杆感受刀在行走时的状态,听机床发出的声音和硫化油流动的声音,看铁屑形状和电流表读数,量刀杆每分钟行走的距离,以此判断机床运转是否正常。
孔径小、刀杆细长,极易出现刀头震动、烧刀或者崩刃情况,有时戎鹏强干一天活儿,只能走刀六七十毫米。走刀过程中还要反复测量加工内孔的尺寸,有丝毫异常就得退刀,从头再来。最终,戎鹏强还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项技术的诞生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的空白,戎鹏强成为国内掌握“超长径比身管加工”技术的第一人。2014年,“戎鹏强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先进操作法”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命名为特色操作法。
在徒弟张杰眼里,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戎鹏强。“去年,师傅承担某新型装备火炮身管加工任务。由于是新产品,关键参数一点都没有,从零起步。他连续一个月苦思冥想,每天加班到凌晨1点。终于解决了工艺难点,产品一次加工合格,直线度、光洁度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了最佳。我师傅的经验和技术,一般人超越不了!”
几十年来,戎鹏强担纲各种口径系列身管加工任务,加工身管总深度达到20万米,为企业创造了上千万元的利润。戎鹏强身怀绝技,不少企业开出高薪挖他,但都被回绝了。他说,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我老了,想有空就把这些技术、经验、心得整理整理,传承下去。现在进工厂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我们这个制造业大国得后继有人啊!”戎鹏强表达了他的忧虑。
记者点评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而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我国却没有多少百年企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匠精神没有得到有效传承。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牌、提品质、创品牌。”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追求完美和极致,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戎鹏强的身上,就体现了这种工匠精神。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时代需要戎鹏强这样的“大国工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高雪芹、施佳丽、吕学先、孟和朝鲁、怀特乌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