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静说: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五化”协同,特别提出了要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赤峰市红山区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区里又把把智慧城管做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他们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协同管理、高效处置城市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下面,我们从一个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刘欣扬的工作,来体验一下智慧城管的高效率。
11月24日上午,红山区城管信息采集员刘欣扬正在长青街附近巡查。红山区火花路、长青街、昭乌达路和哈达街围成的网格是刘欣扬主要负责的区域。她每天从上午八点开始,一直要工作到下午一点,要走上2万步。刘欣扬笑着说:“我们的工作就是‘逛街’,专门找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朗坤科技公司技术人员指导刘欣扬(右)使用智慧城管软件
今天,专门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内蒙古朗坤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对全区55名城管信息采集员进行信息化轮训,逐一为他们手机装上城管客户端软件。刘欣扬对手机上新装得软件非常好奇,就迫不及待地想试试,看看这个高科技的东西到底好不好用。
当刘欣扬走到在长青街与红星路交叉处,发现了一处雨箅子破损。刘欣扬打开城管系统的应用界面,拍下照片,点击“部件”类下的“公共设施”,在“问题描述”栏内填写:长青街与红星路交叉向西约60米路北一处雨箅子破损。点击确认后,信息直接发送到红山区城管委指挥中心的系统平台。系统在发送了图片和文字说明的现时,还自动向指挥中心发送了她所在的地理位置。
刘欣扬上报的雨箅子破损问题,很快就被指挥中心派送给了红山区市政排水所,要求其进行更换。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新的雨箅子就已换好了。“真得太神奇了!我刚发现的问题,没想到刚转完一条街再返回来时就已解决了!”刘欣扬高兴给新雨箅子拍了照片,上传到指挥中心结案。刘欣扬所不知道是,包括她在内的55名城管信息采集员的背后,有10名智慧中心坐席人员,还有24个专业单位和13个乡镇和街道,他们已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整体。
有着大学文化的刘欣扬,对时事新闻非常感兴趣,这几天她一直关注电视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新闻。对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她有很深的理解。“做为一名城管信息采集员,智慧城管是我工作上的信息化,但我更关心我生活上的信息化,现在我所住的小区正进行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我希望智慧能融入我的生活,让吃、住、行越来越方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