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恒书记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作的报告中指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当前新形势、新挑战,怎样实现转型、提质、增效,当好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紧紧围绕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农牧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奏响现代农牧业发展新强音。
巴彦淖尔市以当好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牧业。粮食产量突破60亿斤,实现“十二连增”。牲畜饲养量达到2300万只,肉羊出栏量居全区第一,举办了全国首届肉羊产业发展大会,被授予“中国肉羊(巴美)之乡”称号。设施农业突破25万亩,有机奶产量、无毛绒加工量、葵花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河套番茄、向日葵等8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实施了64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项目,整治排水沟道1万多公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巴彦淖尔的绿色农产品
绿色发展新道路这样“跑起来”
不论身处何地,只要有通讯信号,打开手机APP软件轻点界面,卷帘、滴灌、通风、补光、加湿等繁琐的设施农业操作程序就可轻松一键完成;把采摘好的瓜菜放在温室大棚内电动轨道上的箱子里,通过手机遥控轨道,就可以实现自动化搬运……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设施农业园区青年农民李亮有两个1.5亩的温室,去年,他为每个棚投资3500元装配了“温室大棚智能可视物联网控制系统”。李亮说:“现在温室大棚种蔬菜可省事儿了,随时随地都在手机上查看大棚里温度湿度等数据和实时图像,即使出远门也不误事儿,用手机点一点就搞定了!”如今,智能化的设施农业技术不仅将李亮从繁重的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还为他带来了节节攀升的种植收益,他的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10万元。
用手机检测空气温湿度。
乌拉特中旗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为海流图镇农户安装了温室大棚智能可视物联网控制器,实现了对温室大棚的实时监测。围绕“绿色”创品牌,围绕“生产”夯基础,围绕“加工”强龙头,在努力推进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巴彦淖尔市对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的结构调整也在不断深入。
农畜产品这样“走出去”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一家籽仁出口企业里,工人将包装好的籽仁产品装车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着力在“输出”上做文章,不断激发农牧业新活力,在多个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巴彦淖尔市的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现已成为自治区农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截至2015年,巴彦淖尔市连续6年居自治区农产品出口首位,出口商品涉及五大洲86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海外消费者青睐。另外,“互联网+”的兴起激活了巴彦淖尔市农畜产业内生动力,临河羊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交易额达2.58亿元,渤海商品交易所五原营业部交易总额达528亿多元;巴彦淖尔市还在二、三线城市建立多家直销店、连锁店,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直销配送模式,加快了农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步伐。
5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以绿色有机为主攻方向,依托农牧业资源优势,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有力推动了现代农牧业的较快发展。未来5年,有机遇也有挑战,相信“绿色牌”会让巴彦淖尔“赢”的更漂亮!
(内蒙古客户端编辑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