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阿鲁科尔沁旗:厚植重农重牧氛围擦亮农牧业金字招牌
内蒙古新闻网  16-12-30 10:08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厚植重农重牧氛围擦亮农牧业金字招牌——访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于伟东

  作为农牧业大旗,阿鲁科尔沁旗将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市两级党代会精神?旗委书记于伟东对记者说,必须立足旗情,坚定不移地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拉长农牧业产业链条,推动农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良种化培育、科技化支撑、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品牌化打造、网络化营销,加快实现农牧业大旗向农牧业强旗转变。

  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阿旗现已引进澳亚、太极、美国辛普劳、绿田园、首农、蒙草等30余家农牧业龙头企业,这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入驻,进一步带动了阿旗农牧业产业的发展。未来几年,阿旗将继续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澳亚集团五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场、绿田园15万吨草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推进上海光明100万口生猪养殖、秋实草业10万只奶山羊养殖等项目,尽快形成拉动农牧业产业发展的牵引力。着力整合现有食品加工企业,长线布局奶产业,超前谋划阿胶制药产业,尽早形成肉、乳、粮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到2020年,全旗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力争达到60%以上,将阿旗建设成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今年阿旗玉米种植从110万亩减少到了90万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增加了20万亩;优质肉驴同比增加了5万头,肉羊存栏下降到245万只,玉米“一粮独大”和肉羊“一畜独大”的结构性问题正在破解。未来五年,阿旗将坚定不移推进“3661”工程,通过设立农牧业产业发展基金和产业扶持政策等方式,不断优化粮经饲结构、调整畜群结构、完善优质牧草品种结构,到2020年,全旗农牧业实现交融发展,共同应对市场考验的能力水平显著增强。科学壮大优质牧草基地,延长优质牧草产业链条,努力在叶蛋白提取和加工、养殖和奶业及育种等方面实现突破,到2020年将阿旗打造成全球最大、行业领先的优质牧草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依托市场导向,阿旗积极发展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了17家农牧业龙头企业、1403家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达到43%;流转土地草牧场570万亩,流转率达到46%,农牧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格局初步形成。未来几年,阿旗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农保姆”式农牧业,到2020年全旗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土地流转率均达到60%以上,确保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惠及全体农牧民。(记者姜淑娟、通讯员刘鹏飞)

[责任编辑 王彤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表情】踏雪
【现场】多部门联手排除老旧小区安全隐患
呼和浩特市:几千名环卫工上街扫雪除冰
【定格】每日蔬菜吞吐量1000吨左右 首府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大部“冰”临城下 多地现-40℃极寒天气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对5名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
• 牛俊雁任鄂尔多斯市委书记 龚明珠提名为鄂尔多斯市长候选人
• 纪念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同志
•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等事项
• 试论乌兰夫的发展观
•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月7日召开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