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委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构建开放型基础设施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区各地积极贯彻落实,赤峰市巴林右旗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加快开放合作和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

论坛现场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17年1月8日对于巴林右旗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就在这一天,该旗亮出了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招”:在首都北京内蒙古大厦,举行了2017年京津冀——“创投巴林”经济发展论坛,为巴林右旗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招商引资、投资洽谈。从此,巴林右旗这座草原上的小城,拥有了一个与国内外客商密切协作的广阔平台,并将吸引他们到这块热土创业。
会议还未开始,内蒙古大厦早已是客商云集,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众多企业家早早来到这里,期待着从这个盛会上觅得商机。据悉,此次论坛在电、光伏、生态治理等领域达成合作,签约总投资达到了166.2亿元。
“创投巴林”经济发展论坛为何会吸引众多客商和投资项目?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仔细地唠一唠!
地区优势为论坛“搭台”
巴林右旗能够信心十足地赴京来办“创投巴林”经济发展论坛,主要是因为自身的优势为其开办论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巴林右旗不仅开放,而且当地的资源丰富”,经商多年的于文君道出了自己的感受。
事实上,这也一直是巴林右旗的最大亮点。巴林右旗地处京津冀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处,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的叠加区域。该地优越的区位、立体式的交通网络、丰富的水利资源、富集的农产品资源、保障有力的电力资源、特色鲜明的农畜产品资源、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等优势凸显。
良好的环境产生了集聚效应,人流、物流、技术等各种要素在这里汇集,前来投资置业的客商逐年增多。如何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完善地区优势,集纳生产要素,为发展打下坚实根基,成为巴林右旗的选择。
产业环境为论坛“助力”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大力发展当地产业”,是巴林右旗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的产业发展目标,而这也为论坛的召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6年,巴林右旗抢抓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积极谋划运作能够立旗的大项目,又谋划运作能够拉动经济、扩大就业的中小项目,实现大中小项目共同推进、均衡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巴林右旗令人刮目相看:大板煤电化基地(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先后被自治区确定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蒙东地区大型综合性煤炭物流基地和赤锡经济合作示范区“水煤组合”园区;已经建成的巴林500KV变电站是蒙东地区最为重要的电力外送通道;“巴林羊肉”“巴林牛肉”和“巴林大米”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与这些产业齐头并进的,还有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已向游客开放的旅游景区(点)有18个,已创建国家级A级景区5个,已形成赛罕乌拉自然生态旅游专线、辽文化旅游专线、草原民俗风情旅游专线、巴林石文化旅游专线4条精品旅游线路。
“十三五”时期,巴林右旗继续全面践行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做大总量和提高质量双重任务,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运行高效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实现民生改善新跨越,奋力建设幸福巴林右旗。(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