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内蒙古两会  >  深阅读   
微博
Qzone
【两会特别报道③】实现新转变——内蒙古要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内蒙古新闻网  17-01-17 00:0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内蒙古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

  今年是自治区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主要预期目标催人奋进,这些指标的确立经过统筹考虑、综合权衡,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引人关注——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挑战,内蒙古转换发展动能,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的勇气和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盘点2016年的全区经济运行,一个结论格外醒目:内蒙古在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收获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累累硕果。

  煤炭、火电、化工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速明显快于工业平均增速,服务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攸关前途命运。

  站在2017年的新起点,对于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的内蒙古来说,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仍是不二的主攻方向。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传统产业是指近年来支撑我区经济高速增长的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这些产业近年来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亟待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蒙中医药等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也是我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主要着力点。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

  自治区政协委员、呼和浩特市工商联主席李岳清认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那种“三高一低”的粗放、外延式发展方式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更难以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同时必须加快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自治区人大代表、锡林浩特市市长张锦明说,传统优势产业是当前全区经济的“顶梁柱”和“主力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对于激发新活力、释放新动力、挖掘新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和精细化水平,不断调优产品结构,积极扩大优质产能;而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今后引领全区发展的“火车头”和“新引擎”,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要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在政策、金融、技术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实体。

  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恒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樊小平说,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她认为,必须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现在有一大批成果在实验室、在高等院校,难以在工业领域转化推广。“要以企业为主体,将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结合在一起,加强科技成果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让企业的转型升级有科技创新作支撑。”

  新思路、新谋划、新布局,内蒙古结构调整思路明晰——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煤炭、电力、化工、冶金企业实施战略重组,构建一体化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加快建设电力外送煤电基地。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延伸钢铁、有色金属产业链,提高资源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

  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完善支持政策,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农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

  行动改写命运,变革推动发展。各地区迅速把所有的谋划体现在行动上。

  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张院忠说,包头市要做大做强稀土产业,加快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和文化等现代服务业。

  自治区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代市长费东斌说,乌兰察布市要全力培育发展新能源、石墨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数据、大旅游、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自治区人大代表、鄂尔多斯市代市长龚明珠说,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要有新成效,大力发展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煤炭、能源化工、羊绒、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

  张锦明代表说,2017年,锡林浩特市将加快实施特高压外送通道和配套电源点建设,打造高度节水、环保的火电集群,实现煤炭资源高效、绿色转化,持续扩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规模,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粉煤灰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鼓励扶持新型建材进入市场,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积极引进光伏组件、动力电池、水处理滤膜等一大批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大幅提升全市工业科技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面向未来,内蒙古将聚合万马奔腾的澎湃之力,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一起做、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同步抓,做好资源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着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戴宏)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小记者体验中外文化
共话未来
了解皮影戏
揭秘公交点钞员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开放带动,打造外贸新实力——从构建开放新格局看今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新成效
• 乌云其木格同志逝世
• 内蒙古:5月1日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21.87万人次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石榴花开映青城 劳动结出幸福籽
• 在文旅热力中感受经济脉动 “五一”假期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1502万人次
• 神舟起落是吾乡
• 内蒙古:多举措保障五一期间高速路畅通出行
专题推荐
【专题】领航新征程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Copyright© 2005-2023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18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