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宣布2017年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在新的改革坐标上激发新动能!
驶入改革“深水区”的内蒙古不忘初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以“蒙古马”精神蹄疾步稳推动各项改革破浪前行。如今,总书记要求内蒙古先行先试的三项重大改革一马当先,实效凸现;商事制度改革、非公有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击楫勇进,活力涌现,广袤草原呈现出百姓共享改革成果的和谐画面。
先行先试:三项改革一马当先
隆冬的锡林郭勒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生产热度不减。在屠宰车间,世界顶级的德国伴斯屠宰分割设备以及真空蒸汽吸毛机、打毛机正在高效运转。
逐梦征程,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激励与支撑。2014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提出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的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按照总书记的嘱托,锡林郭勒盟一手抓产业转型,一手抓深化改革。大庄园公司的变迁就是一个佐证。2016年9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来这里考察后的第二个星期,锡盟大庄园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将吸纳就业5000人左右,带动合作养殖集体及农牧民超过2000家。”锡盟大庄园副总经理于中政告诉记者。
自治区农牧业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已经建立5种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分别为股份合作型、订单合同型、价格保护型、服务协作型和流转聘用型。通过利益联结,有效缓解了农牧民卖难,促进了农牧民增收,推进了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龙头企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区有210多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81%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中收入近5000元。”
“顺山倒嘞……”2015年3月31日,随着最后一声采伐号子在林海响起,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持续63年的木材生产作业画上了句号。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停伐后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务林人,依托独有的地域特色及丰富的森林、冰雪资源,找到了转型发展之路。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内蒙古的改革步伐从未停歇。制订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了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林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
2016年3月25日,首列从满洲里口岸发往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的中欧班列成功开行,满洲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由此启航。
开行当天,一家出口零散货物的企业负责人望着渐行渐远的班列激动地说:“这个运输平台的搭建,大大节约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内蒙古找准与俄蒙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和交汇点,加快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实施方案》《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深化同俄蒙经贸合作和人文交往的意见》。通过政策落实,内蒙古同俄蒙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内蒙古对俄、对蒙进出口贸易额实现年均两位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