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新春走基层 > 本网专稿 正文   
【回家过年】酸菜和炸糕,内蒙古东西两户老年家庭的喜乐与期盼
内蒙古新闻网  17-02-03 23:12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过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吃一种同样的食物——饺子,但饺子是什么馅儿的,家家户户都不尽相同。就像每一户看起来过着相似生活的寻常百姓家,其实各有各的丰富小世界。

  “林西越建越好了,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了”

  在赤峰市林西县的高会良家,每个年三十儿的夜晚都会吃酸菜馅儿的饺子,这是很多东北人家的喜好。

  虽然酸菜馅儿的饺子年年都在吃,可生活年年都在变。

除夕夜,高会良家的酸菜馅儿饺子

  1987年的秋天,因工作调动,高会良带着妻子儿女一家五口人离开故乡辽宁,举家搬迁到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从此在内蒙古扎下了根儿。30年过去了。高会良的儿女纷纷成家立业,当年的一家五口人,变成了现在的十二口人。

  “到内蒙古以后,我家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早些年春节最多弄4个菜,现在十几个菜,想吃什么吃什么。”高会良的老伴儿任淑芳提起如今的生活非常知足:“工资年年涨,好日子节节升。我们搬到内蒙古以前,我家老头儿每个月的工资是50多元钱,到了内蒙古以后涨到了200多,现在我俩的退休金加起来每个月好几大千。”

高会良和妻子任淑芳在家中

  如今,高会良已经年过八旬,他对记者说:“我们老两口的身体一直很好,这跟我们在内蒙古这些年的生活比较顺利,情绪好、态度乐观有关。来内蒙古以后,我的工资水平提升了,3个子女也都顺利就业和成家了。现在我的孙子和外孙女有的在读大学,有的在读硕士研究生,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每一个都很争气。”

  30年来,高会良一家的生活质量一直在提升,而林西县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会良回忆:“刚来内蒙古的时候,整个林西县城都看不到几栋楼房,到处都是平房和土路。那个时候风沙大,大风刮起沙尘,对面看不见人。”而如今,林西县城处处是高楼,街道宽阔整洁,绿树环绕。位于城西的西山生态公园过去是一片荒山,如今已栽植11.8万株各类树木,爬上山顶,满目尽绿。近几年,该县先后荣获了“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而“十三五”期间,林西县也将继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环境绿化、水土流失治理、水源涵养、污染物处理,加快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和严格管护。

  正如任淑芳所感慨:“林西县越建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一年比一年好!”

  “交通便利了,我们回商都过年的路更近了”

  坐落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的李德旺家,过年不仅吃饺子,必做的还有金灿灿、外酥里嫩的油炸糕,因为孩子们都喜欢吃这口。可对于他的子女而言,想聚齐在父母身边吃上这一顿油炸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小女儿一家在身边,李德旺的另外3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只有到了春节期间一大家子人才能团聚。而每年春节前后几天,李德旺的老伴儿王秀花都会频繁地站在阳台上向窗外眺望,盼着儿孙们陆续归来。

大年初三,李德旺家做的油炸糕

  其实在早些时候,即便是春节期间,他的子女也很难保证能和父母团聚,因为交通太不便利了。

  “前些年我们想从西安回内蒙古老家,要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呼和浩特,再倒车到商都,而且西安通往呼和浩特的火车非常少,非常难买票;现如今,西安到商都有了直达的火车,十几个小时就能直接到家了,而西安到呼和浩特的火车已经开通了7个车次,回内蒙古比以前方便多了。”李德旺二儿子的妻子胡女士对记者说。

大年初五,李德旺、王秀花夫妇和儿孙们一起拍全家福

  那些年,比起二儿子一家归乡路更波折的是大儿子的归乡路。在集通线还没开通的上世纪90年代初,虽然和父母居住在同一个省区,距离只有470公里,但定居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他,想回趟老家需要和妻子抱着年幼的女儿从县城坐汽车到市里,再从市里坐火车到北京,然后从北京倒火车到集宁,最后从集宁再坐汽车到商都,回趟父母家需要两整天的时间。

  因为路途波折再加上孩子年幼,那些年,李德旺的大儿子一家两三年才能回去一次。集通线开通后,他们一家的归乡路从两天缩短为7个小时,火车直达,回老家的次数也从两三年一次变成了一年两三次。

  而居住在离商都县200多公里的大同市的大女儿一家,今年买了私家车,直接开车老家过年。

  虽然李德旺老两口的子女平时很难齐聚父母家,但如今,交通便利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便不是春节,他们的子女平时也会抽空轮流回老家探望父母,让老两口的心中时常有期盼。

  不久的未来,随着内蒙古进入“高铁时代”,不仅是李德旺的孩子们,许许多多离家在外的内蒙古孩子回家的路都将会变得更快,更便捷,更顺畅,更舒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李卓)

[责任编辑 李卓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旅游+农业,好看又好玩
通信网管巡查
【定格】边境牧民的幸福账单
【现场】桃源春色 诗诵玉泉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2017年呼和浩特的这几件大事,你可一定要知道!
• 【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我们的坚守是让其他人过个好年!”
•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听取自治区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党组工作汇报
• 布小林调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
• 呼和浩特也有“铛铛车”了,这几天可以免费乘坐!
• 6日起雨雪来袭降温明显
• 全国越野滑雪系列赛在凤凰山火热上演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