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7新春走基层 > 新年心愿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3100米高原世界最高电压等级带电作业
 

  春节期间,当人们在家中享受阖家团圆时刻,一群电力人在大山深处守卫着万家灯火。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在海拔3100米的四川凉山州大箐梁子±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以下称“锦苏线”)68号塔进行带电作业,处理了螺栓松动缺陷,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据悉,在3100米海拔完成如此电压等级的带电作业在国内尚属首次。

  (带电作业班在四川雅安境内的牛背山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查勘)

  (带电作业班在四川雅安境内的牛背山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查勘)

  春节期间,四川雅安牛背山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为了更好地监测线路覆冰情况,确保输电线路安全,需要在部分铁塔上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班副班长邱中华和他的同事们要到现场进行查勘。

  邱中华和他的队友们用两个小时才爬到了山顶,刚刚查勘完线路,邱中华就接到了一项排除锦苏线68号塔螺栓松动故障的新任务。

  (带电作业班艰难赶赴锦苏线68号塔)

  在此前的无人机巡线过程中,发现了锦苏线68号塔1号引流线夹螺栓松动缺陷。

  锦苏线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外送电量占川电外送电量的30.9%,如果不及时检修,极有可能影响华东电网的运行,因为是春节期间检修,线路不能中断供电,这意味着邱中华他们必须带电完成此次作业。

  锦苏线68号塔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箐梁子区域,具有电压等级高、覆冰严重、作业工器具需要马帮驮运、且有效作业时间短等困难,加之地处大风口,塔上常年风力在5级左右。在3100米的海拔高度带电作业,给邱中华他们带来最为严竣的挑战。

  800千伏是我国直流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线路,相当于普通家用电压220伏的3600多倍。而进入电场,正是带电作业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因为人体进入强电场时,电流会瞬间击穿周围空气,产生强大电弧,有着巨大的杀伤力。

  有人曾经在500千伏输电线路上做过接地实验,实验中把一根直径4厘米的铜棒弹向500千伏超高压线路,铜线在接触导线的瞬间起火爆炸,化为灰烬。而800千伏输电线路比实验中的500千伏输电线路电压等级更高。

  邱中华说:“他们觉得这个事情,像在高空上耍杂技一样,耍杂技或者拍电影,但是杂技没耍好,我还可以再耍。电影没拍好,我还可以卡了重新再来。但是我们这个工作,它是不可能重来的,它不会给我们任何人重来的机会。”

  (邱中华在塔上对松动的螺栓进行拧紧)

  当天,邱中华首先穿上了用铜丝和衣料纤维制成的屏蔽服,并在距离导线0.6米的地方使用电位转移棒接触导线,让自己身上的电位与导线的电位相同,这样才能避免触电。电流发出的滋滋声让人听得头皮发麻,肉眼能看到零散电弧光,但通过紫外线成像仪,人们能看到原本的电火花,瞬间就变成了焰火般的蓝色光团。而此时此刻邱中华身上所带的电压有800千伏,是家用220伏电压的3600多倍。

  而这些看似妖艳的蓝色光团,其实是邱中华他们每次进入电场必须跨越的“鬼门关”。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邱中华成功将松动的螺栓拧紧!故障成功排除,电一刻不停地送往千家万户。

  有人把邱中华的职业比作“蜘蛛侠”,为了确保春节期间“西电东送”的安全,从去年11月到现在,邱中华和他的团队只回家了两天,而春节又不能回家了。

  据了解,“锦苏线”承担着四川雅砻江流域官地、锦屏一、二级电站水电资源的外送任务,是“川电外送”的重要电力通道。此次带电作业的成功实施,实现了我国特高压带电作业在高海拔地区零的突破,填补了世界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空白,确保了“川电外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也标志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水平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

  目前,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班邱中华和他的团队开展带电作业611次,消除严重缺陷112项,多供电9.67亿度,给国家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元。并正在筹备1000千伏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研究。

  据悉,2016年,四川通过“西电东送”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累计已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占华东地区外受电量约三分之二,这些电,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

  这个春节,邱中华他们坚守岗位,就是为了点亮千里之外的万家灯火。

  “我们做的所有努力,就是在四川超特高压电网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消除掉。能够为四川电网的安全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邱中华如是说。

  四川台记者苏琳通讯员王志奇报道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新春走基层】同学聚会送爱心 公益活动不“打烊”
开馆首日 内蒙古博物院迎来5573名观众
科技馆里感受别样年味儿!
来年在察尔森化定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草原文化力量迎来“喷发期”
• 【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
• 【草原儿女心向党】真管真严 敢管敢严 长管长严
• 【网络媒体走转改】一个老村医的梦想
• 【定格】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市13个智能水表营业站点不休息
• 【新春走基层】外籍媳妇口中的“刘哥”
• 【新春走基层·旅游】今年春节不回家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