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内蒙古赤峰多项举措治理大气污染 让蓝天成为最美风景
内蒙古新闻网  17-02-04 16:51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  
 

  “自从换了新炉灶,可比以前好太多了,不仅省煤,取暖效果好,煤烟还少了好多。”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桥北镇,六大份儿村村民付海军告诉记者,过去用老炉子,家里想暖和至少得烧个40分钟,整个屋里还都是呛人的煤烟味儿。现在有了新炉子,省1/3的煤,10分钟温度就都上来了,而且没有黑烟。

  去年8月,赤峰市实施平房居民燃煤炉具清洁化改造工程,付海军就是受益者。红山区环保局总工程师宝力高打开节能环保炉灶的盖子,一股火苗蹿了出来,但炉灶内并没有煤。“节能环保炉灶是反烧式结构,通过两个炉膛,一个作为储煤仓对煤进行气化,另一个作为燃烧室对气进行充分燃烧,所以我们在炉子里看不到煤,这样不仅热效率高,污染排放也少。”

  “过去晚上睡觉怕火灭了,得经常披着衣服起来填煤,现在有了新炉子,只要填满一次煤,最少也能烧一天,晚上能睡个暖和觉到天明了。”说起节能环保炉灶的好处,付海军有说不完的话。

  宝力高介绍,节能环保炉灶的选择经过严格的前期考察、专家评审和招投标程序,在保证安全不泄漏煤气的前提下,能效提升30%,污染排放减少70%。目前全市已完成改造1.3万户。“根据不同户型,安装不同型号的炉灶,2000多元的设备成本以及运输、安装费用都是政府出资的。”

  解决了平房居民小炉子的污染问题,赤峰市又将目标对准了中心城区的燃煤洗浴锅炉。赤峰市环保局局长童慧泉说:“10蒸吨以下的锅炉量不大,但绝大部分直接排放废气,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实际污染非常严重。因此,取缔改造它们是硬任务。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市共淘汰这样的锅炉988台,中心城区的淘汰率达到了97.5%。”

  淘汰了燃煤洗浴锅炉,老百姓有需求咋办?赤峰热电厂附近的赤峰通顺热水配送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为洗浴业进行热水配送的新型企业。

  红山区环保局宣教中心办公室主任林阳告诉记者,这家企业通过蒸汽管道将隔壁热电厂的余热蒸汽输送过来,利用蒸汽将水加热到80摄氏度以上,然后通过专用热水运输车辆将热水配送到市区各个浴池。这里的水都经过了赤峰市疾病防疫中心的检测,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目前,这家企业有20辆专业热水运输车,日配送能力最高达2600多吨。

  “空气质量正在好转,2016年1—12月,赤峰市的优良天数为310天,同比增加14天,优良率达到85%;PM2.5年均浓度值为37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9.8%。大家一起努力,让蓝天成为赤峰最美的风景。”童慧泉感慨道。(记者张枨)

[责任编辑 魏莉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新春走基层】同学聚会送爱心 公益活动不“打烊”
开馆首日 内蒙古博物院迎来5573名观众
科技馆里感受别样年味儿!
来年在察尔森化定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草原文化力量迎来“喷发期”
• 【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
• 【草原儿女心向党】真管真严 敢管敢严 长管长严
• 【网络媒体走转改】一个老村医的梦想
• 【定格】春节期间,呼和浩特市13个智能水表营业站点不休息
• 【新春走基层】外籍媳妇口中的“刘哥”
• 【新春走基层·旅游】今年春节不回家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