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倾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内蒙古新闻网  17-02-09 21:3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访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局长高华

  刚刚召开的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明确了旅游转型跨越新战略,吹响了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集结号”。作为自治区唯一同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盟市,鄂尔多斯市将如何进行全面运作?本报记者就此对鄂尔多斯市旅游局局长高华进行了专访。

  记者:结合本次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鄂尔多斯市下一步有什么新打算、新思路?

  高华: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紧紧围绕“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目标定位,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鄂尔多斯打造成“四季是景、全域皆景”的高品质旅游城市,建设全国休闲度假旅游重要目的地,力争在自治区率先走出一条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具体实现5个方面的突破。首先,将以“世界的鄂尔多斯”为理念谋划旅游业发展,坚持“多规合一”的原则,采取“1+3”模式,正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品牌线路建设、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3个重点专项规划,集中解决旅游产业定位、资源整合、要素配置、功能完善等重大问题,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构筑、运营和管理城市,从而实现在旅游规划全域统筹的突破。其次,补齐短板,完善公共设施,加快鄂尔多斯市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并在机场、火车站、中心城镇、重点景区建立一批游客集散或服务中心,加密中心城镇、机场和火车站至周边重点景区的旅游公交,实现县道以上旅游标识标牌全覆盖,从而在旅游环境全域优化上求突破。此外,加快推进康巴什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步伐,加强康巴什、七星湖、萨拉乌苏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度,继续加强成吉思汗陵、响沙湾、蒙古源流、黄河峡谷等龙头景区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特色旅游景区,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大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建设,继续做旺夏季旅游、培育春秋季旅游、搅热冬季旅游、开发夜间旅游,丰富休闲、观光、度假产品体系,将鄂尔多斯打造成全景、全时旅游胜地,力争在旅游景观全域打造上求突破。

  记者:今后一段时间,鄂尔多斯市在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在旅游产业全域联动上准备怎样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华: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融合、提质增效。加强调度,跟紧进度,着力推进总投资逾292亿元的111个全域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市场,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市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型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培育十大特色旅游品牌、打造百家优质旅游企业、培养千名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训万名旅游从业人员的“十百千万”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要素配置,壮大旅游企业队伍,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打造一批专业型骨干旅游企业,培育一批成长型特色旅游企业,为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坚实基础。与呼包联手构建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人才交流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呼包鄂大景区,实现重点景区“一卡通”。深入推进与周边省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客源地的合作,借势发力,在拓展客源市场、招商引资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形成新动能。加强与全国旅游百强企业和著名品牌酒店的合作,在投资建设、品牌塑造、策划营销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建立广泛合作。

  记者:在旅游营销全域推广方面鄂尔多斯市的目标是什么?

  高华:鄂尔多斯市将紧紧抓住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当地召开的机遇,精心谋划,把国际性大会作为扩大鄂尔多斯旅游品牌影响、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大机遇,向世界全面展示鄂尔多斯独特的魅力与亮丽风采。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把各类大型活动作为旅游宣传推介的大平台和旅游业“大产品”进行培育,借节造势、以节促旅,策划举办驾临鄂尔多斯自驾主题活动、库布其沙漠主题活动、鄂尔多斯旅游推介会暨世界旅游城市形象大使选拔赛、第二届鄂尔多斯美丽乡村旅游节、鄂尔多斯冰雪旅游节等一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让文化体育旅游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不断扩大和提升“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品牌影响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玉琢)

[责任编辑 吴钰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雪后出行注意安全
【表情】庙会上的你我他
即将消失的 火车“打铁匠”
【定格】走场的牧民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我们的坚守是让其他人过个好年!”
• 2017年呼和浩特的这几件大事,你可一定要知道!
•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听取自治区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党组工作汇报
• 布小林调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
• 呼和浩特也有“铛铛车”了,这几天可以免费乘坐!
• 6日起雨雪来袭降温明显
• 全国越野滑雪系列赛在凤凰山火热上演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