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内蒙古:全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新闻网  17-02-10 21:0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五边行动”助推“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

  全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有7个盟市和20个旗市(区)地处边境,边境线总长4200余公里,作为祖国的北大门和环京“护城河”,在全国边疆繁荣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多年来,内蒙古高度重视边境地区的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坚持将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从2010年开始,在边境地区大力实施以“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为主要内容的“五边行动”和以“北疆党旗飘”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格局,切实做到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加强教育引导,做到“思想筑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筑牢思想防线是边境地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大力营造舆论氛围。以联合组织开展宣讲、举办演讲比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边境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爱国思想意识。通过开发边防知识课件,组织培训,逐步构建边疆地区“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边防防控良好氛围。在部分边境旗市开办“蒙语”党建网站、开通蒙语党建广播频道,不断扩大党的理论传播覆盖面。同时,选聘各级党校理论骨干、先进党员典型、一线党员民警、党员致富能手等各类人才组成“流动讲师团”,采取定期巡回宣讲、开展主题党课等形式,推进党的理论政策和先进文化思想向边境一线传播普及。目前,全区20个边境旗市的10.09万名党员已全部轮训一遍以上,党员素质明显提升。

  不断强化教育培训。自治区、边境盟市和旗县三级党校,坚持把国防教育和边境党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纳入主体培训班次。充分发挥部队思想教育资源相对聚集的优势,建立“边防党校”“马背党校”54所,设立“党员教育示范基地”12处,建设“党员活动之家”23个,实现每三年对辖区所有民警党员轮训一遍。在地方和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政治理论、党性党纪、国防安全、民族团结进步、实用技术五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守边兴边思想意识。目前,已先后举办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班96期,培训人员4500多人次。同时,通过广泛开展国家政策、民族政策和法律知识进嘎查、进牧户、进毡房“三进”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爱边奉献、守边尽责思想基础。

  增强政治功能,做到“组织固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边境地区来讲,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尤为重要。

  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结合边境实际,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正式党员50人以上的行政嘎查村,设立党总支;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边境沿线嘎查村民小组,设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组建联合党组织。同时,在党性强、能力强、热心奉献党员的家庭设立“党员中心户”。目前,全区共设立边境沿线地区嘎查村党总支130个,设立村民小组党支部54个,组建联合党支部21个,设立“党员中心户”4322个,实现党的基层组织边境地区全覆盖。同时,不断加大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中组建党组织的力度,在成立合作社、产业协会的同时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嘎查村干部人员报酬待遇,切实解决离任嘎查村干部生活保障问题。加强招录优秀嘎查村书记、主任(嘎查达)到苏木乡镇任职工作,结合党委换届,择优选配24名优秀嘎查村支部书记到苏木乡镇领导岗位。加强下派嘎查村第一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兼职民警村(居)官等工作,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实现党的基层组织派驻指导工作全覆盖。加强边境地区嘎查村“两委”班子后备人才储备工作,确保每个嘎查村至少有2—3名35周岁以下的后备干部。采取与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办学等形式,对边境地区嘎查村干部、致富带头人、青年农牧民及边防官兵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提升带头人队伍素质。

  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党员中心户”“红色堡垒户”“党员示范户”创建评选,辐射带动边境地区2.9万名农牧民党员发挥致富引领、干事创业。同时,做好在边境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基本消除口岸商铺店面集中区域“党组织空白点”。不断探索党组织主导、能人引领、股份合作、站办牵头、协会带动、警民联手等特色服务模式,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络。搭建党员群众交流服务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实现党员与群众交流“零距离”。

  强化治穷致富,做到“富民兴边”

  边民富则边境兴,边境兴则边防固。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

  明确发展思路。根据边境地区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依托口岸和重点城市,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充分挖掘边疆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大力扶持特色农牧产品加工、边境特色旅游和农牧业观光产业发展。2015年,仅特色旅游产业和农牧业观光产业就为边境地区增收4000多万元。

  落实发展项目。对边境地区实行优先发展政策,加大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的整合、扶持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深入推进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工作,增强边境基层组织发展活力。2015年,落地项目42个,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4.3万人边境农牧民受益。大力推进嘎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扶贫项目等惠农惠牧项目集中向边境嘎查村和“三类”嘎查村倾斜,推动边境地区建设。

  壮大集体经济。落实边境地区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帮扶力度,鼓励嘎查村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服务实体,发展加工、流通、仓储、劳务等有偿服务,为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盘活用好存量资产资源,按照“集体所有,有偿经营”的原则,采取自主经营、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全面综合利用好集体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获取稳定性可支配收入。深化村企结对、部门包村制度,鼓励企业与结对嘎查村进行合作开发,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筹措、项目扶持等方面的优势,探索“支部+协会+公司+农牧户”的发展模式。加强与本土知名人士、经商能人的密切联系,共同谋划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蓝图、破解发展难题。目前,全区边境嘎查村中拥有集体经济的达到60%。

  有效整合资源,做到“帮扶强边”

  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这一中心任务,强化资源整合,加大帮扶力度,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改善民生。

  定点联系帮扶。按照“党群部门联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政法部门联乱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原则,为每个嘎查村科学选定结对共建单位,全面开展边境盟市和旗市两级机关、事业单位与边境嘎查村结对帮扶共建工作,推动边境地区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实施规划、项目、干部“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各边境旗市共选派1237名干部驻1147个嘎查村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7多亿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87个,推动4.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整合资源帮扶。全面开展边境盟市和旗市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边境嘎查村结对帮扶共建工作,推动边境地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结合“千企帮扶千村”活动,选择一批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与边境地区“三类”嘎查村结对帮扶共建活动,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援助、捐助边境地区。目前,全区边境地区嘎查村全部配备办公电脑,每个嘎查村民小组都有1套有线广播设备和用于当地少数民族群体性文化活动的音响乐器设备。联合边防部队,大力开展助学、助困以及送温暖等活动,解决基层群众实际困难。整合工青妇、农牧、民政、扶贫、劳动就业等部门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村牧区实用技术、就业创业技能等培训,提升农牧民素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警地联合精准帮扶。公安边防总队把服务发展作为基层党建的核心任务,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累计争取惠民政策项目115个,解决水电、交通、安居等问题275个,协调农技、科技部门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630余场次,引进种养殖、家庭游等致富项目79个。基层队所先后引进了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发酵床养猪舍、太空南瓜、太空椒等新技术、新品种10余个,在部队先行先试,成功后逐步向群众推广。建立企业帮群众、富户帮穷户的帮扶对子470个,建立用工信息站,帮助1300余人次就业,开展文化下乡、医疗下乡380余次。

  促进警地合作,做到“共建稳边”

  认真落实警地双方的共建职责,坚持和完善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构建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运转高效的共筑共建机制,切实形成各级党委统揽全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公安边防部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推进联创联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边防总队联合开展以“举党旗、走长廊、送做法、取经验、解难题、固边防”为主题的“边疆党旗飘”活动,定期开展公安边防部队和地方党建工作观摩和交流,加强边境盟市、旗市间组织工作沟通和融合,进一步推进边防部队与驻地党委、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等党组织联创联建。同时,积极推动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参选地方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工作,拓宽边防官兵参政议政渠道,积极推进边防大队、边防派出所主要负责人在地方兼职制度。目前,全区共有121名边防派出所领导在苏木乡镇党委班子兼职,502名边防民警在嘎查村“两委”班子兼职,促进了爱民固边和基层党建同步协调发展,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开展治安联防。巩固和完善以“草原110”为基础,与“地方交通122”、“公安110”、“消防119” “四台合一”的工作模式,着力构建“防范有效、打击有力、管理规范、保障到位”的警民治安联防体系。各边境苏木乡镇都成立由公安边防、司法、对口联系单位、包嘎查村干部组成的快速反应小分队,全面推广边防派出所、草原监理所和司法所“三所联调”机制,不断构筑化解边境地区矛盾纠纷的“缓冲带”和“解压阀”,最大限度保障边境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确保边境安定团结。

  实施双拥共建。广泛开展“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模范旗市、示范苏木乡镇和典型嘎查村创建工作。充分发挥边防部队特殊的政治资源和优势,加强警地联建,以开办“双拥理论讲堂”“共同党日”等形式,实现警地党组织共建、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全面推行边防派出所“爱民固边直通车”活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增强管边、控边能力。在边境嘎查村、社区和边防派出所党组织中深入开展组织生活同过、党员骨干同育、基层堡垒同建、发展大事同议、北疆边防同保“五同”联创联建活动,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蒙组宣)

[责任编辑 赵静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现场】传统手工元宵热卖
【现场】“鹰眼”护航 乘客放心
即将消失的 火车“打铁匠”
【定格】满洲里夜色美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我们的坚守是让其他人过个好年!”
• 2017年呼和浩特的这几件大事,你可一定要知道!
•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听取自治区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党组工作汇报
• 布小林调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
• 呼和浩特也有“铛铛车”了,这几天可以免费乘坐!
• 6日起雨雪来袭降温明显
• 全国越野滑雪系列赛在凤凰山火热上演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