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宁城县:全力把朝阳产业做大做强
 

  道须沟景区。

  近年来,宁城县坚持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实施“旅游+”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统领,以打造王牌景区与核心景点为重点,以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旅游+全产业融合发展为手段,着力构建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把宁城县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文化生态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十二五”期间,旅游接待人次由2011年的65万增长到2016年的165万,年均增长26%;旅游总收入由2011年的1.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0.3亿元,年均增长80%。

  高起点规划,打造城乡一体大旅游。宁城县出台全域旅游发展3年行动计划,以旅游发展规划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东部以宁城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为节点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带,西部以八里罕温泉旅游集散中心为节点的生态旅游产业带,形成“两心两带”、3大版块、3个品牌景区、6个特色小镇、3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城乡资源和产业的旅游化发展,穿点成线,连线成链,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编制宁城旅游资源评估报告和旅游发展战略报告,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编制重点旅游产品开发名录,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并像扶持工业、农业一样对重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扶持,历史文化集聚区、生态保护区和重点旅游区将不再设置矿权,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

  高标准设计,精心谋划旅游项目。坚持把以黑里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自然生态品牌做大做强,把“神奇黑里河,塞外九寨沟”这张旅游名片擦亮。把道须沟4A级景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景区,积极推动黑里河生态旅游资源整合,规划建设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宁城国家公园,打造国家5A级风景区。总投资30亿元开发建设八里罕特色小镇、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和生态观光农业三大项目,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文化旅游温泉养生度假目的地。同时,通过旅游交通基础建设,形成沿宁城边界的旅游闭合大环线,构建便捷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真正实现“畅游慢旅”。编制宁城县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可行性研究报告,高标准建设宁城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驿站、自驾车房车露营地、观景平台、旅游标识系统、智慧旅游体系等。

  多元化投入,激活旅游产业一盘棋。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东部工业走廊,西部山水画廊,中部农旅结合,南北林果观光”旅游产业格局。创新政府投资运营方式,继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大市场化融资力度,挖掘和释放民间投资潜力。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编制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分布全县的集农事体验、农业生产经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游。推进旅游+教育、扶贫、工业、林业、科技的融合发展,建成黑里河研学旅游基地、宁城老窖工业旅游示范点、旅游扶贫重点村等。建立了美术写生、书画创作、健康养生基地。

  全方位营销,展示大美田园风采。宁城县先后建成道须沟4A级景区,藏龙谷、紫蒙湖2个3A级景区,大坝沟等5个2A级景区,松枫山庄还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特色民宿TOP10等殊荣。围绕“温泉古都、田园宁城”旅游主题形象,推介神奇黑里河,塞外九寨沟;天然最热温泉,皇家养生福地;千年古都,辽文化发祥地;远古生命乐园,世界化石宝库和首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圣地5张旅游名片,宁城积极打造节庆活动品牌,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宁城国际旅游文化节,极大地提高了宁城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乡村旅游节庆品牌,讲宁城故事,展宁城风采。实施旅游宣传促销“五个一”工程,形成多角度、深层次、广覆盖的宣传促销模式。

  服务化管理,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宁城县成立了文化旅游工作委员会,构建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大旅游格局。组建宁城旅游警察大队,逐步建立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形成旅游委与旅游警察、工商分局、巡回法庭“1+3”旅游市场监管新机制。加强旅游环境建设,营造全民共建、全民共享,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实施旅游人才智囊团计划,聘任高层次人才担任旅游发展顾问,召开旅游高层发展论坛,为宁城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田园宁城,心向往之。随着全域旅游工程的全面实施,宁城旅游交通环境大为改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结合宁城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巩固,一个品牌景区不断涌现、旅游服务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宁城,将以全新的旅游形象迎接八方宾朋。(张恒)

[责任编辑 魏莉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紧锣密鼓忙造雪
边境牧民的幸福账单
情人节
陪你慢慢变老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李纪恒会见国家电投集团董事长王炳华
• 2020年,内蒙古菜篮子米袋子要大变样!
• 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召开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 曾一春:要从严从实精准科学做好考核工作
• 旅游发展大会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
• 工行内蒙古分行与内蒙古高路公司签订“十三五”金融合作框架协议
• 【现场】1月份通辽机场吞吐量再创新高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