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域点睛 地方时评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赤峰 通辽 兴安盟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扎那:“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内蒙古新闻网  17-02-17 09:47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一只只活泼的羔羊,就是对夫妻俩科技投入的最大回报。

  “咩、咩……”一群羊儿在棚圈里吃着草料,还有一些羊儿围在水槽旁喝着水,牧民扎那和他的妻子忙乎在羊群中,不停地撒着草。蓝天白云下,这样的场景让冬日的鄂托克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机。

  “这些白绒山羊是我家的命根子,虽然市场经济整体不如往年,饲养成本提高,但我们始终精心地繁育我们的羊群,运用科技增收,钱也一年比一年挣得多。”扎那说。

  扎那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敖伦其日嘎嘎查牧民,也是该嘎查的农村科普带头人。1998年初中毕业,扎那回到家乡,看着破旧的房屋、退化的草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贫困的生活面貌。在旗农牧业局和科协的支持下,他刻苦学习畜牧科学知识和技能,订阅了《内蒙古科技报》《中国养羊学》等10多份报刊杂志,购买了《绒山羊养殖》《家畜改良》等科技图书。通过学习,扎那认识到,单纯的扩大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养殖数量来增加收入,不仅破坏了赖以生存的草原,而且不符合国家政策,只有通过改良,减少养殖数量,提高个体生产能力,才能既不破坏草原,又增加收入。为此,扎那自学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精液大倍稀释人工配种、人工诱情、同期发情、营养调控等技术。经过多年实践,他探索总结出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产羔技术”繁育方法,突破了当地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一年只产一茬羔的历史。目前他家自养的24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基础母羊,一年产两茬羔,每茬羔繁殖率达到150%,年繁育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500多只,且平均个体产绒量达到850克,羊绒细度达到15微米以下。2016年,扎那家全年纯收入40万元,同时他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科技带头人。

  作为嘎查农村科普带头人,他还积极带领周边牧民共同致富。为了普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产羔技术”,造福父老乡亲,扎那自建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配种站,购置了配种器材和药品,利用自学的知识给周边农牧民养殖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几年来,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旗有300多户牧民采用“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产羔技术”发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产业,收入成倍增加,辐射带动当地3500户农牧户依靠科学发家致富。同时他还先后为当地贫困户无偿或低价提供优质种羊500只,帮助贫困农牧民发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使他们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

  鉴于扎那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的贡献,扎那多次受到鄂托克旗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07年,市农牧业局授予他“全市家畜改良优秀人工授精员”;2013年,被市科协和财政局评为全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个人。特别是2015年,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授予“中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

[责任编辑 巴菊媛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紧锣密鼓忙造雪
边境牧民的幸福账单
陪你慢慢变老
首府百余名中学生参加领导力体验营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李纪恒会见国家电投集团董事长王炳华
• 2020年,内蒙古菜篮子米袋子要大变样!
• 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召开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 曾一春:要从严从实精准科学做好考核工作
• 旅游发展大会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
• 工行内蒙古分行与内蒙古高路公司签订“十三五”金融合作框架协议
• 【现场】1月份通辽机场吞吐量再创新高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