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内蒙古与中央企业心手相牵,共同签下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煤化工等共88个、投资总额达4020亿元重大项目订单。当天下午,包头、鄂尔多斯等全区9个盟市又分别与央企相约,签下一个个夯实地区经济实力、改善民生、促进转型的重点项目。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在恳谈会上动情地说:“自治区与央企举行合作恳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携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大举措,必将推动央企与地方合作走进更加繁花似锦的春天。自治区将竭诚为到内蒙古投资发展的央企提供一流营商环境。”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对央企寄予厚望:“希望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落实国家战略,着力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创新驱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更高层次、更广阔领域加强与内蒙古的战略合作,与内蒙古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在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助推内蒙古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内蒙古社会和谐发展。”
殷实的期盼增添了央企一往无前的动力。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进行信心倍增:“2月25日15时18分,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工程10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企业已建成世界在役最大火力发电厂。此次恳谈会,我们签约了固阳县怀朔100MW风电供热及配套1.5万千瓦电供热站等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将为公司发展注入新活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我们一定不忘初心,为自治区能源产业升级做出央企应有的贡献。”
合作悠久互利共赢
内蒙古与央企的合作如莽莽草原与潺潺流水,始终相生相长、相伴相依。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中央企业在内蒙古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合作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宽,一大批有规模、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中央企业在内蒙古落地生根,一大批重点合作项目相继投产竣工。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在内蒙古设立各级子企业943户,资产总额达到1.1万亿元,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905.1亿元,上缴税费330亿元。中央企业已成为内蒙古在能源、煤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进了内蒙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同时,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内蒙古民生改善工程,全力推动扶贫攻坚,大力支持公益事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工作,已经成为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包满达指出,内蒙古投资环境优越、政策体系叠加,区位、资源、政策、产业优势明显,是央企投资兴业的沃土。
内蒙古投资基础良好。全区9个国家级和61个自治区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备,土地价格优惠,经济较发达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地区工业用地平均价格不到沿海省市的一半。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民航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物流通道。能源保障度高,全区电力装机居全国首位,电价优势明显,蒙西电网电价水平为全国最低电价之一,蒙东电网正在逐步接近蒙西电网电价水平。对电力需求较大的企业,还可进行电力市场多边交易,云计算、稀土功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市场交易,目标交易到户电价可执行0.26元/千瓦时。市场空间广阔,毗邻八省区,紧邻京津冀、东北等中心市场和出海口,是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北连接大西北的经济通道。依托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形成了通往俄蒙及欧洲的两条欧亚大陆桥,从呼和浩特直达法兰克福货运班列运输仅需15-18天。资源禀赋独特,内蒙古地上有美丽的风光,草原林海、大漠长河,自然景观瑰丽神奇,民族风情浓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地下有丰富的矿藏,煤炭、稀土等17种资源居全国第一,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政策体系方面,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出台了贯彻落实“互联网+”、中国制造行动、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相关行业支持政策;在支持服务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加快现代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从财税、金融、用水、用地等方面全方位加大支持力度;在创新投融资机制方面,修订了鼓励非公经济发展若干规定,制定了财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等政策文件;为企业提供便利方面,从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完善政务服务、规范市场秩序、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水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借助内蒙古综合优势,华能、大唐等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以及神华、中煤等中央企业均积极在内蒙古投资兴业,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贡献。此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铝业、国家电网等也参与了内蒙古区属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如神华集团在内蒙古着力构建煤电化、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煤炭生产能力已达到6900万吨/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990MW,煤制油产能108万吨、煤制烯烃60万吨、铁路运输能力达到2.2亿吨/年,“一步酸溶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露天矿复垦治理区现代农牧业示范项目高效推进;中煤集团在内蒙古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矿、煤化工、装备制造及配套工程项目,投产和在建项目总投资11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64亿元,为自治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有效提升了集团的发展实力……
依托央企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内蒙古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引进大企业、实施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构建大集群、建设大基地,为全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全区上下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发展,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经济总量达到1.86万亿元,能源、化工、农畜产品、云计算等产业全国领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与关注。
转型发展真抓实干
春天已经到来,内蒙古开放的大门正盛情打开,草原正张开热情的怀抱拥抱八方宾客。
那一张张诚恳、热忱的笑脸正化作央企与内蒙古共谱发展蓝图的无限动力。
神华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玉卓动情地说:“恳谈会期间,神华集团将和内蒙古政府签署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制油一期工程二、三号生产线,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十三五’期间,神华将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计划在内蒙古投资1000亿元,开工建设近20个重大项目,助力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内蒙古是神华实业发展的主战场,神华集团全体员工对内蒙古有着一份特殊深厚的感情,我们将把这份深厚感情转化为一种责任,转化为工作动力,转化为具体行动,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志在必得的精神、只争朝夕的态度、百折不挠的韧劲,按照合作项目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狠抓落实,确保这些重大项目按照既定目标向前推进。”
“聚力创新,转型发展,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鲜亮的字眼闪现在恳谈会的各个分会场。27日下午,包头、鄂尔多斯、兴安盟、通辽、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乌海、巴彦淖尔、阿拉善9个盟市分别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洽谈推介活动。各盟市负责人与中央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纷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力促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刚刚签署完一批重大项目的包头市副市长、发改委主任王秀莲激动地说:“恳谈会上,包头市与央企签约项目56个,涵盖资源综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和投融资合作等多个领域,投融资总额达3470亿元,涉及央企27家和国内知名企业14家、全国性金融机构9家。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为包头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据王秀莲介绍,包头市在这批项目推进上,要形成全天候三级推进机制,即发改委总牵头、部门推进和地区总参与。同时,通过周汇报、一调度、季度分析、年度总结等六步推进举措,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开花结果。
鄂尔多斯市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开发局局长杨键军指出:“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恳谈会上,我们与各大企业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达3300多亿元,涉及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相信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必将为推动鄂尔多斯经济转型注入新活力。”
此次恳谈会的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内蒙古与中央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开展更深层次、更高层级、更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加快促进内蒙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领导重视、企力助力、地方推动,恳谈会上传递出的阵阵士气令人振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相信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恳谈会的美好夙愿必将早日达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