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正文   
“北梁娃”的教育春天
 

  早在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就提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也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地区是如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的。

  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新区公园路小学转龙藏分校的一年级学生刘海涛最喜欢到现在的新学校上学了。自从搬进新家,就近上了新学校,爸妈接送他上下学轻松多了。

  公园路小学转龙藏分校是北梁棚户区改造安置区配套新建小学项目之一,2016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百余名适龄儿童的升学问题。

  2015年8月,包头市成为全国唯一获“全国棚户区改造示范城市”殊荣的城市,北梁棚改取得重大决定性成果的同时,东河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以此为契机经历着一系列变革。

  东河教育也“安居”

  还记得2011年2月3日那个让《新闻联播》亿万观众忍俊不禁的“光屁股男孩儿”高宇博吗?今年10岁的高宇博住进了北梁新区的惠民新城,每天早晨穿着整洁的校服和同学们乘坐校车上学。课堂上的高宇博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俨然成了一个渴求知识的小小少年。

  北梁棚户区占地13平方公里,涉及11个行政村和14个社区,有12.4万人在这里生活。棚改过程中,为了让这些北梁人真正实现安居,全新的公共服务设施被合理规划出来并投入使用。对于实现东河区义务教育均衡化而言,新建和改扩建6所小学和8所幼儿园要算是最抢眼的惠民工程了。

  为了让“北梁娃”无忧无虑地上学,东河区教育局先后出台《关于2013年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搬迁户学生就学安置工作方案》和《东河区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重点对北梁棚户区拆迁户子女的入学、转学问题做了周密部署,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相对就近入学意愿,以直接安排、快速办理为安置原则,为北梁棚户区搬迁居民子女的入学和转学提供“一站式”服务。拆迁居民的适龄儿童入学,可持监护人的拆迁安置协议书、户口簿原件直接到协议安置房屋地所属划片小学进行预报名,不受户籍限制和产权证时间限制;北梁棚改中拆迁重新安置居住地的六年级学生,如不愿参加原毕业小学的“小升初”招生,可按安置居住地意愿提出“学籍调转”申请……一项项便民政策的实施,让家长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2013年10月至今,东河区教育局对所有棚户区搬迁子女的入学、转(借)学儿童、少年进行了妥善安置。包头第二中学、包头铁西一小、包头巴东小学等多所中小学不同程度安排转(借)学适龄儿童、少年近1000人。2016年9月,位于北梁新区的同道小学和公园路小学转龙藏分校、包头第一实验小学南海分校3所小学一年级新入学北梁棚户区搬迁子女近700人,转(借)学安置近300人。

  走上讲台的“北梁娃”

  2016年9月10日第32个教师节这天,同道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李佳实现了儿时的教师梦,成了北梁学校的一份子。201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李佳经历了几次工作上的更迭后,最终选择了北梁,因为她就是一个地道的“北梁娃”。

  身处明亮宽敞的教室,伴着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望着窗外操场上嬉戏玩耍的孩子们,李佳时常想起20年前的北梁小学:“我们以前上小学的时候冬天班里轮流生炉子,课间还要加炭火。看看现在,一间间干净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这对那时的我们来说简直想都不敢想。”李佳感慨,20几年过去,学习环境、居住环境变了,不变的是这里师者们传承的教育之道和孩子们追逐梦想的步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的均衡发展,而师资力量的不断雄厚成了优化课程均衡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从2013年开始,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先后有150名优秀教师充实了北梁的师资队伍,中心学校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他们纷纷投身北梁,在实现自己人生规划的同时,完善这里的教育资源。

  同道小学副校长张颖说:“让北梁人民安居,让‘北梁娃’享受优质教育,这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应尽自己所能满足百姓教育公平的诉求,盘活教育资源,让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不论身处何地的教师,都应当打造精品教育;无论哪里的孩子,都有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今的北梁新区,不仅有鳞次栉比的高楼、纵横交错的街道,还有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和幼儿园,北梁娃娃们沐浴在教育的春天里,茁壮成长。(记者柴思源)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推进“明厨亮灶”工程
保护赵北长城,内蒙古境内有了专设保护站
315学学辨真假
羊奶做香皂 牧企对接闯市场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集中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内蒙古有啥实招?
• 李纪恒布小林看望我区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记者
• 送孩子上学途中父女被撞身亡
• 内蒙古7人获评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 【知会1+N】第四期:内蒙古“撸起袖子”来脱贫
• 【一年之计在于春】内蒙古春播拉开序幕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