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正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不见踪影 内蒙古生态环境改善让沙尘暴“爽约”
内蒙古新闻网  17-03-17 10:54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殷耀、于嘉

  沙尘漫天、狂风怒吼是往年二三月间内蒙古常见的天气,然而记者近日在风沙源之一的腾格里沙漠和科尔沁沙地采访发现,今年以来,“大漠风尘日色昏”的景象不见踪影,生态环境的改善让沙尘暴“爽约”了。

  西靠腾格里沙漠的巴彦浩特镇,一湾绿水映蓝天,轻风拂面春意柔。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范晓钟说,以往立春过后,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往往接踵而至,大风吹来,满天飞沙,30米外都看不清,即使在室内,空气中的土腥味也令人窒息。

  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王新民说,阿拉善是京津风沙源中线策源地,分布着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当地多年来采取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等方式治沙,1200多万亩沙地披上了绿装。

  驱车行驶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的公路上,蓝天白云下放眼遥望,沙拐枣、花棒、白刺等沙生植物丛丛簇蔟,在风中摇曳,绵延起伏,筑起防沙固沙的屏障。

  “上世纪90年代,沙尘最多的一年刮了90多场,遮天蔽日,下午4点昏暗如夜。”走在巴彦浩特镇清爽的三月天里,范晓钟的心情像春天一样,“现在,人们不再担心沙尘暴之害了。”

  阿拉善盟林业局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形成多条长数百公里、宽数公里至20多公里的锁边林带,缚住了沙漠肆虐的步伐,流沙趋于固定,风沙明显减少。

  在科尔沁沙地西缘,新修的图哈穿沙公路伸向沙漠腹地。两旁的黄柳、柠条长成1米多高,相互簇拥,一望无际。这里是京津风沙源东线策源地,素有“八百里浩瀚沙海”之称。2009年以来,翁牛特旗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采取开通穿沙公路,进行切割治理的方式,修建8条穿沙公路,总里程达218公里,治沙造林490余万亩。

  “以前的老房子被沙子埋掉了,前些年一到春天,推门就是沙子。”翁牛特旗乌兰敖都嘎查(村)88岁的乌力吉指着白白的墙壁和干净的地砖说,“现在风沙越来越少了。”

  据内蒙古林业厅统计,总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的科尔沁沙地,治理达1.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25%。

  在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阿拉善大漠戈壁里,其重要的湿地东、西居延海分别干枯十余年和几十年。2003年,国家对其注水治理,现在,东居延海湖面稳定在40平方公里;西居延海湖盆2016年也大面积过水。目前世界仅存的三大胡杨林之一、生长在东西居延海周边的胡杨林面积近16年来由39万亩增加到44万亩。

  京津风沙源东线和中线两大策源地,近年来沙尘逐年减少。据气象部门统计,阿拉善生态治理初期,1987年至1999年间,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年均沙尘暴发生次数为5.85次,而2011年至2015年间,该数字减少为3.5次。

  “2003年前后内蒙古一年要刮十几次沙尘暴,最近两年每年只有两三次,今年还没有看到它的踪迹。”内蒙古林业厅治沙造林处处长郝永富说。

[责任编辑 魏佩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保护赵北长城,内蒙古境内有了专设保护站
315学学辨真假
羊奶做香皂 牧企对接闯市场
校服生产马虎不得 150家企业参加质量培训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集中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内蒙古有啥实招?
• 【知会1+N】第四期:内蒙古“撸起袖子”来脱贫
• 李纪恒布小林看望我区报道全国两会的媒体记者
• 【现场】“周末大舞台” 就看二人台
• 【现场】我为植物做“名片”
• 【定格】建好税务系统法制基地,点赞!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专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专题】2016内蒙古大数据产业推介会
• 【专题】聚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 【专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