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也许是为了更高的生活质量,或者是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人们总是认为一文价钱一文货,贵的就是好的,贵的拿出来就有面子。于是有些商家就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以次充好,夸张价格,谋取暴利,而深陷其困扰的普通群众苦不堪言,却又不知何处伸冤。一次次商家与消费者的纠纷事件,不断地把消费者对权益的呼声推向高潮。维护消费者权益,迫在眉睫。
维护消费者权益,就要完善法律保护制度。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没有了法律的监管,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普通群众的位置思考,畅通消费者维权道路,建立合理的惩罚措施。让无良商家受到法律的制裁,让受到欺骗的消费者有地可诉,有法可依。只有抓紧法律这把利剑,才可以还消费者一个公道,才能时刻给经营者敲响警钟。
维护消费者权益,就要提升经营者的诚信理念。众所周知,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有诚信,做事也要有诚信,做商人更要有诚信,唯有诚信才是立足于社会的真理。而现实社会类似“天价鱼”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商家的这种欺骗行为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是利欲熏心还是不知利害,答案不得而知。唯有让经营者以诚相待,消费者才可以放心消费,社会才可以和谐安稳。
维护消费者权益,就要提高消费者的自身素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购不在局限于城市,更多的农民群众开始接触网络,网购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消费者没有接受过网络安全培训,也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当遇到消费陷阱时,或者忍气吞声,或者自怨自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对网络世界敬而远之。只有消费者的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有效的防止自己的权益受损,更好的保护切身利益。
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符合时代精神,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迫切需要。维护消费者权益需要以法律为前提,经营者的诚信理念为关键,消费者的自身素质为基础。只要我们团结协作,就能最好的保障消费者权益,创造公平法制社会。(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