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范围内,大青山前坡山体伤痕累累……”21日,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新闻发布会上,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康存耀这样描述了大青山前坡山体的现状,并强调这里生态建设的紧迫性。
记者了解到,大青山是横亘在呼和浩特市北部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历史上的大青山苍松翠柏,古树参天,景色宜人,其名也正因此而来。曾在2012年初,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启动大青山南坡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对城区以北的新城区、回民区段进行了综合整治,大青山前坡地区城区段部分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然而,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植被退化,以及对大青山前坡地区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毁损的根本状况,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康存耀说,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大青山前坡地区规划滞后、管理滞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愈加凸显,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已是刻不容缓。
2016年年底,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启动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并将该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东起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察布市边界,西至呼市与包头市交界处,南到G6高速及110国道新线,北至大青山南坡第一山脊线,东西全长120公里,南北平均宽3.3公里,区域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主体绿化面积近10万亩,总投资约100亿元,筹备建设工期总计10年。
生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前坡冲积扇区及山体25度坡以下区域的密植绿化,沿线主要沟系的生态整治,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山体伤痕修复和精品经济林基地建设等。
目前,项目区近90%绿化用地的土地流转工作已完成,征拆工作过半,计划在2月28日举行工程开工大会,全面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到6月底前完成主体绿化建设任务,在自治区70周年大庆前见到成效。(记者吴博超)